|
圖表:11月份中國CPI同比上漲5.1%。 |
中評社香港1月4日電/英國BBC網1月3日載文《2010中國經濟的兩張面孔》,摘要如下:
2010年,中國經濟對外和對內呈現了兩個非常不同的形象。在國際上,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成為虛弱的世界經濟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世界經濟的年增長率大約為4%左右,發達國家在2%以下,但是中國預計將達到10%以上。與此相應的一件具有象徵意義的事件則是,中國經濟的總量在今年年中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在這個充滿危機和不確定性的年代,中國的經濟增長正在被不少西方世界絕望的經濟分析家和政治家們視作為推動世界走出危機的救生圈。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普通民眾對經濟表現的反應更多的是抱怨和不安,而不是讚美和信任。國內經濟最為突出的問題是日益增長的通貨膨脹。即使是根據民眾根本不信任的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11月份消費品價格指數已經達到了與去年同期相比3.2%的超警戒線水平,而與十月份的環比則達到了1%(相當於年率12%以上的水平)。上漲幅度最快的是與絕大多數普通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和居住價格。由於通貨膨脹,人民幣已經連續十一個月出現了負利率,老百姓的財富和收入遭受到嚴重侵蝕。正可謂:市場上“漲聲不斷”,百姓中怨聲連連。
另一個引起民眾、尤其是中產階級強烈憂慮的經濟現象是房地產價格的居高不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國的房價飛漲成為經濟生活中一個非常突出的現象。一方面,房地產飛漲嚴重影響了民眾改善居住條件的合理需求和社會的穩定;同時,有鑒於日本、美國等國家房地產泡沫破滅對經濟的災難性影響,人們也日益擔心不斷擴大的房地產泡沫將會成為“中國奇跡”的終結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