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東西部開始爭奪農民工。 |
中評社香港2月14日電/美國《僑報》2月13日載文《喜憂參半看中國“用工荒”》,摘要如下:
近年來,每到春節前後,大陸東部沿海地區都會鬧“用工荒”。今年,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有了些新意:與往年只有東部企業“幾個坑等一個蘿蔔”不同,今年中西部企業也遭遇用工荒。為此,東西部打起了“農民工爭奪戰”,企業和各地政府為了“搶人”頻出怪招:前有上海企業開著數百輛大巴車到安徽、河南等地接人,後有重慶官員把截留回老家過年的農民工當做任務,外引內留好不熱鬧。
這樣的消息讓人歡喜讓人憂。
喜的是這證實中國近年來的惠農政策令農民收入增加,有媒體稱,在一些地方,務農已經比清潔摩天大樓窗戶賺得更多了。農民從土裡刨食也能刨出“金疙瘩”,到外地務工的意願降低。
喜的是這說明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戰略收到成效,中西部城市與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差距正在縮小,越來越多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開始向中西部轉移,使得當地(包括河南、四川等人口大省)的勞動力供不應求;中西部城市的平均薪資水平也在向東部不斷接近。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2009年的調研顯示,東部地區打工者的月收入僅比西部高出5%,而5年前這一數字為15%。考慮到生活成本因素,東部地區在薪資方面已無優勢。
尤其是企業為了“搶人”紛紛提高農民工工資,月薪2000元至3000元很常見,部分職位甚至高達4000元。農民工的收入有望進一步增加,這為中國解決經濟發展中的關鍵問題——由出口拉動經濟增長轉型為以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2010年,中國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速快於城鎮居民,其中外出務工人員工資性收入增長了17.9%,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近年來首次出現縮小的跡象。為數眾多的農民手中有了餘錢,中國才有可能真正擴大內需,這是走向一個均衡的經濟體系的必由之路,以前通過不斷擴大貿易逆差來滿足國內需求的經濟增長模式注定不能持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