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日報》為社會不公辯護引發爭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18 10:53:22  


 
  所謂歷史的公正,文章認為,在今天看來很不公正的現象,也許在歷史上曾被認為是公正的;在今天看來屬於公正的現象,也許在後人看來未必就是公正的。

  所謂相對的公正,文章強調,要防止落入平均主義這種“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現實中都頗具誘惑力的窠臼中”。面對收入差距拉大,貧富懸殊的現狀,文章認為,如果將平均主義推廣到所有領域尤其是分配領域,否認人的差別而要求平均分享一切,最終只會扼制人的積極性,扼殺社會發展的活力,不利於社會公正的實現。

  所謂具體的公正,文章認為,不注意具體領域、具體人群、具體問題的區別,簡單套用抽象的社會公正概念,往往容易導致認識上的偏差。

  於是文章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社會公正的實現程度受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我們不能脫離現實發展水平去盲目追求社會公正。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理性地”看待當前中國的社會公正問題?

  文章認為,看待社會公正問題,應該結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大的歷史背景,否則對社會公正就有可能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同時文章表示,由於體制機制不健全、不完善引起的社會不公,人們對之心裡有些看法、嘴上有些怨言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這是在經濟社會轉型期是難以完全避免的。

  文章特別強調,當前中國社會公正問題凸顯,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們心理期待不斷變化綜合作用的結果。雖然其中有經濟社會轉型帶來的體制機制不健全、不完善的原因,但不能因此否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總體上看,這是快速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是“成長中的煩惱”。

  截止當日晚間,這篇文章已經在微博上引發熱議,三千多人留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