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菜農自殺悲劇別再重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26 08:51:35  


 
  物流成本高不僅是中國農產品運輸中的痼疾,更是中國所有消費品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

  流通領域百弊叢生,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中國各類產品物價的20%~40%屬於物流成本,而美國物流成本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在20世紀90年代大體保持在11.4%~11.7%範圍內。在進入本世紀後的十年中,尤其在本世紀的頭兩年,更下降到10%左右,甚至在2002年降為8.7%。

  為什麼中國企業熱衷於出口,為什麼國外超市中的中國製造比國內還要便宜?除了中國一度實行出口導向型的貨幣、稅收等政策外,不可忽視的是,各個市場畫地為牢、交通運輸等部門公益喪失,重重稅費遲遲無法釐清,國內分割的市場、高昂的中間成本與扭曲的定價機制,與國外高效的定價機制、低廉的物流成本相比,體制性劣勢過於明顯。產品運輸到每個市場、每個城市、每家超市都得留下進市錢、進場錢,還有一路的買路錢,這種類似於剪徑的強人手段居然成為慣例。內部的制度潛規則成為企業眼光向外的重要誘因,最終反映到價格受控制的農產品領域。

  事實上,百年以前的中國就因為制度潛規則而發展出奇特的外向型經濟。清同治、光緒年間,浙江南潯出現了一個因經營絲業而發家的豪富階層——“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財產總額在6000萬兩至8000萬兩之間,與當時清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相當。關鍵就在於中國根本沒有穩定的市場,而從南潯到當時中國最活躍的商埠上海運價低、出口成本反而低於國內。絲商們進一步向物流、經紀、金融業拓展,最終形成不可小覷的商業勢力。

  政府一直試圖抑制過高的物流成本。由於去年下半年菜籃子價格上漲,為了抑制農產品價格,有關方面開通綠色通道。11月20日,國務院發布《關於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提出從十六個方面著手穩定物價。這些措施包括:大力發展農業生產、降低農副產品流通成本、保障化肥生產供應、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建立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的聯動機制、建立市場價格調控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等等。《通知》提出綠色通道制度:從今年12月1日起,所有收費公路對整車合法裝載鮮活農產品的車輛免收通行費。

  很可惜,這樣的惠民之舉並沒有固化為長期的制度,而成為抑制通脹的臨時舉措,無法形成長期的明確預期。要降低物價,中國所需要做的是建立低成本而高效的物流網絡,不僅僅在物聯網、高鐵領域實行技術變革,更要建立國內統一法治體系下的統一大市場,以杜絕各種隱性的封建行為。政府取信於民,統一取消各個城市的進城費,則是徙木為信的高明之舉。

  建立市場化的定價機制是讓農民過上有尊嚴生活的根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