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菜農自殺悲劇別再重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26 08:51:35  


 
  中國土地陷入急劇退化的惡性循環,為了收獲更多的農產品,農民大量使用化肥,導致土地進一步板結,不得不使用更多的化肥。要中止這樣的惡性循環必須靠市場手段,培育可靠的綠色與有機品牌,使類似於韓進這樣的農民通過種植高價的綠色蔬菜過上體面生活。

  在需要政府質監等部門發揮優勝劣汰的作用的時候,相關部門再次缺位,中國的食品質量之低劣已經引發公共危機,政府不得不出面以嚴厲打擊的方式重塑市場信心。而對於農民而言,低劣的農產品與食品大行其道,顯示農民花力氣培育土地、種植有機蔬菜將得不到市場溢價,農民最理性的選擇就是加大化肥使用量,導致土地進一步退化。大量使用的化肥是中國農產品的噩夢,所有的優質種籽在貧瘠板結的土地上無法進化。

  農產品無論是豬肉、蔬菜、蘋果等,永遠是一年澇、一年旱的現象。有朋友曾經告知,豬肉價格有非常明確的循環,大面積的疫病發生後,從種豬到成豬就會進入一輪漲價周期,有人戲稱為豬肉通脹周期。

  在獲取並分析信息方面,大多數農民是弱勢一族,看到鄰居種菜獲利就種菜、養豬獲利就養豬,顯然並未進入工業化精細的生產階段。市場潛藏的風險未及時告知農民,甚至一些專業人士都渾渾噩噩。進入春季以來,山東、河南、浙江等多個地區部分品種的蔬菜出現滯銷。據農業部數據,3月26日-4月2日,卷心菜批發價同比下降38.4%,就在2月份,各方還在宣揚糧食蔬菜價格上升,給予農民錯誤的信息。政府信息部門與農民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在印度,通過村村互聯網解決了大部分的信息溝通難題,中國的村村通過於注重硬件,忽視了信息等軟件建設。

  事實是,不僅中國農民如此,其他國家的農民大多如此,依靠農產品脫貧十分困難,連美、歐、日等發達國家都給予農民高額補貼,減少農民人口,甚至由金融機構為先鋒搶奪大豆、玉米、小麥等重要產品定價權,以增加農業附加值。

  中國給予農民的補貼因為人數眾多而遠遠不夠,實行工業化運作是重要一環。而上世紀90年代已經開始的從田頭到超市的直通工程,至今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並非政府不努力,並非超市與農民沒有需求,關鍵是建立農業合作社的前提是“土地流轉”,需要對農民進行土地補償。但很多農戶因為對補償不滿而不願意流轉土地,而投資商忌憚於農民的要求與複雜的利益渠道而不願意輕易涉足,目前一些投資者寧可向政府要荒地,也不願意向農民要熟地。

  擺脫數千年的小農悲劇,一是堅決地減少農民人數,二要給予農產品以補貼,三要推進農民按照自願合作的方式實現農業合作協會,由農協出面爭取農民的稅費優惠政策,減少中間環節的成本。

  最後,作為中國特色,農民需要在土地流轉的過程中獲得土地紅利,或者以土地入股在年終統一分紅,在這方面,成都等地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經驗,可以推廣到全國。

  韓進的悲劇,是工業社會與公民社會不發達的標誌,是小農社會封建社會遲遲不願退出舞台的凄愴一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