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戴秉國所說,美中兩國希望通過擴大對話與合作,把共同利益的蛋糕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吃,太平洋足夠寬廣,能夠容納得下中美兩個大國的利益,這樣太平洋才能真正太平。
此次經濟對話,中方最大的兩個關注點是:美國對華高科技出口管制,中國來美投資被歧視。中方得到美方的承諾是,在出口管制體系改革中公平對待中國,探討特定零部件和感興趣物項的管制狀況,並以一種合作的方式迅速、全面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在投資方面,美國承諾以同等規則、標準和非歧視待遇對待所有外資,對主權財富基金也堅持開放和非歧視原則。美方從中方得到的承諾是,保持打擊侵權盜版行為的強力度;政府採購與自主創新脫鈎適用於各級政府;對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在信貸、稅收等政策上一視同仁。此外中方還承諾修改規則,允許與當地公司合資的美國銀行在華從事共同基金的買賣和托管業務以及合格境外投資者業務。
而此次經濟對話的最大成果,雙方都認為是簽署了“美中關於促進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和經濟合作的全面框架”。這是對胡錦濤今年1月訪美時“美中聯合聲明”要求兩國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落實,被中國副財長朱光耀稱是“里程碑式的成果”。
歷次經濟對話成果公布後,外界總是評論:中國要“面子”,美國要“裡子”,中國實質性讓步多於美國口頭承諾。然而此次經濟對話公布的成果卻不容易列出清單,因為雙方都是對原則進行重申,對各自的關注進行承諾,而承諾要變成現實,還有一個不確定的落實過程。
美方從中方得到的承諾看似小而實,但落實起來並不容易;而中方從美方得到的承諾看似大而空,但如果能夠落實,帶給中國的益處將是長期而深遠的。既要面子也要裡子,關鍵還在於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