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海底撈石景山萬達店張貼了公示牌,公示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
中評社北京5月20日電/面粉剛走出增白劑的陰影,大米又再次引來關注。
新京報報道,昨日,有匿名的糧食系統內專家反映,新版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准》(簡稱“新標准”)中,大米被允許添加包括防腐劑在內的三種添加劑。該專家認為,大米使用防腐劑在工藝上并無必要,按照《食品安全法》應該撤銷。
三種物質包括防腐劑
上述專家所指的三種添加劑分別為澱粉磷酸酯鈉,功能為增稠劑;雙乙酸鈉,功能為防腐劑;脫乙醯甲殼素(又名殼聚糖),功能為增稠劑、被膜劑。
根據新標准,澱粉磷酸酯鈉使用的範圍是糧食和糧食制品,包括大米、面粉、雜糧、塊根植物、豆類和玉米提取的澱粉等(不包括原糧及07.0類焙烤制品),用量為“按生產適量使用”。
雙乙酸鈉在大米中的最大使用量為0.2g/kg,但殘留量要小於等於30mg/kg。殼聚糖在大米中使用量為0.1g/kg。
尚未發現有企業添加
該專家介紹說,雙乙酸鈉是防腐劑,在查找有關資料時,沒看到國際標准或外國標准裡可以用在大米裡的情況。
之前有往大米裡添加香精或食用油的情況,但都已被禁止或嚴厲打擊。現在大米很乾淨,“沒聽說過有大米企業添加雙乙酸鈉等這三種添加劑的情況。”
長期從事大米研究的河南工業大學糧油食品學院教授周顯青也認為,新標准“無法理解”。在他接觸的大米生產廠家中,也沒有用到這三種添加劑的。周顯青說,一是沒有使用必要,二是增加了廠家成本。
“你說的是什麼?”北大荒米業八五九制米廠的李經理昨日聽記者提到這三種添加劑時感到有些奇怪,“我們沒用過。”
是不是真如專家所說,沒有企業在使用這三種物質?記者前日就此向中國疾控中心發去了採訪函,但截止到發稿時,未收到回複。
允許使用將埋下隱患
“大米是我國主糧,也都是食品原料,其中允許使用添加劑,應十分慎重。”上述糧食系統內專家說:“食品安全標准允許使用,這無異埋下了隱患。”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添加劑應當在技術上確有必要且經過風險評估證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許使用的範圍”。之前,即因無技術必要而撤銷了面粉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醯和過氧化鈣。
從保證健康的角度,大米一旦被列入允許添加防腐劑,就可能會有人去“鑽研”,可能有人想到不去控制水分進行保鮮。“糧食應該回到它的天然屬性。對添加劑的使用,應該寧缺勿濫。”周顯青表示。
■ 專家釋疑
大米加防腐劑是否多此一舉?
河南工業大學糧油食品學院教授周顯青表示,“大米主要是澱粉、蛋白質和少量脂肪,澱粉和蛋白質相對穩定,在安全水分下,微生物變化非常小。大米可以保持其原有品質,不需要添加任何東西。”
此外,周顯青說,這三種物質在防蟲上也沒有作用。
北大荒米業八五九制米廠李經理也介紹說,按標准,生產時將大米內的水分控制在14.5%以內,就能保證大米在保質期內不生蟲,也保證衛生,“所以不需要添加任何東西。”
那麼,這三種物質是否應在國家糧食儲備上使用?據了解,大米儲備糧的保存是以原糧保存,即保存的是稻穀或糙米,因此不受標准影響。
周顯青還認為,在實際生產中,大米使用添加劑比較困難,它是顆粒,不像澱粉,很難均勻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