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爭奪高分考生是大學落伍的表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4 15:07:12  


  為了得到高分學生,竟然不惜扔掉大學應該具有的尊嚴和教育體面,就像小商販一樣極盡能事,無限屈尊。真是教育的悲哀啊!

  挖高分學生,就是想借助“高分”金字招牌證明自己的大學具有卓爾不群的教育影響力,這種做法放在前幾年尚可理解。今天,高等教育已呈現國際化,很多考生已將選擇的目光投向國外大學。數據也證明,未來職場狀元很少是“高分學生”,可這些所謂名校的教育競爭還停留在“唯分是從”的世俗層次,說明其教育觀念已嚴重落伍。

  這些年,國內高校的社會口碑在不斷下降,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觀念的落伍。高等教育評價停留在單調的分數性考試中,社會實踐能力在考試模式中的比重非常低。高校太強調“學術力”,而忽略了“實踐力”和“創造力”,以及對另類人才的寬容、賞識和制度性提拔。不少學生覺得,“在大學沒有學到東西”、“後悔上大學”等。

  有兩個反面例子:美國哈佛大學1996年曾把165名“高考狀元”拒之門外。此外,香港的大學2005年也曾拒絕10位內地“高考狀元”。因為這些大學更有獨立自主、充滿個性的錄取標準,除了考試分數,還要對學生進行社會情商、創造活力和服務於社會公共福利的品質等潛質進行測試。所以,他們才會將“高考狀元”看得非常輕。他們的畢業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社會化和社會適應能力,都遠比中國內地高。丁肇中也曾說:我所認識的拿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很多,但其中很少是學校裡面考第一名的。可見理性認識高考狀元,不追隨世俗,而具有自身的獨立性、價值性,才是真正的大學精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