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在與中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發現,靜悄悄外交多數時候比大聲斥責施壓更管用,以“共贏”為出發點更能達到預期目的。從歷史經驗看,外來壓力越大,中國越不吃硬,更何況隨著中國國力增強,手中籌碼增多,在談判中針鋒相對的可能性更大。
2005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已升值30%,僅去年6月中國重啟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實際升值10%。奧巴馬政府雖然口頭上說“中國做得還不夠”, 實際上對目前人民幣升值的進度還是基本滿意的。奧巴馬政府顯然擔心,一旦國會立法,招致中國反彈,反而中斷目前漸進持續升值的進程。
隨著大選臨近、選情變換,謀求連任的奧巴馬在經濟不景、就業低迷的情況下,會否為挽救選情而做出政治姿態,簽署國會通過的匯率議案,還有待觀察。
第三個懸念其實沒有懸念,那就是議案本身的實質力度並不像外界想象的那麼大,但帶來的後果卻非常嚴重。
舒默在參議院已連續6年提匯率議案,每每無功而返,匯率議案的力度卻越來越小,界定越來越模糊。從剛開始時籠統提出“對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徵收 27.5%的懲罰性關稅”,到現在不明指中國,只提對匯率低估可視為貿易補貼,授權商務部逐案徵收反補貼稅;議案還授權總統在某個案子可能損害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的情況下免除懲罰性措施。
議案留下的活路不少,靈活掌握的地方很多。即便如此,許多經濟學家還是對該議案是否符合世貿組織規定表示懷疑,奧巴馬6日即表達了對該議案是否符合國際條約和義務的關切。
更嚴重的是,實施匯率法案會給美國產業界濫用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大開方便之門,美中之間報復與反報復的貿易摩擦勢必急劇升溫;美國商界更關注的知識產權保護、市場開放等議題,可能因得不到中方的合作而拖延;美國消費者的額外開銷增加,大批在華美資企業經營成本提高。
明白人都知道,人民幣再升值,低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只會流向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美國根本不要指望玩具、服裝等產業會在美國復興,就業機會不會因此明顯增加。國會議員與其虛張聲勢,做損人不利己的政治秀,不如踏踏實實坐下來解決對美國經濟復甦和保持競爭力更關鍵的事情,比如通過刺激經濟的就業法案,推進綜合移民改革,推動美國走出債台高築、競爭力削弱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