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11月16日,黃海海域,韓國方面扣留的大量中國漁船。最近,韓國圍捕“非法捕撈”的中國漁船又出現新高潮。 |
中評社香港12月14日電/美國《星島日報》12月13日載文《大陸漁場生態災難 惹外交糾紛代價大》,摘要如下:
中國漁船船長在韓國水域刺死韓國執法人員,觸發外交風波,同時凸顯中國粗放型經濟發展,導致沿岸漁獲劇跌漁民鋌而走險越境捕魚的困境。
中國漁船越境捕魚,與韓國海洋警察衝突,今次並非單一事件。黃海沿岸漁民,每次組成三、四十艘的船隊,集體行動到韓國海域捕魚,萬一當中有連人帶船被擒罰款,其他人合資贖回。今年至上月底,韓國已經拘獲約四百四十艘中國漁船,比去年多了四成,過去幾年對漁民的罰款累積已經逾億元人民幣。
近年這種集體越境非法捕魚的情況日益猖獗,韓國當局處理方式不斷升級,出動到打擊海盜的裝備對付,又以分紅形式鼓勵韓國漁民舉報,最近再公布提高罰則,扣留漁船的保釋金,將由最高七千萬韓圜大增四成至一億韓圜(約五十六萬元人民幣)。
對漁民來說,被捕一次,不但漁獲盡失,罰款更相當於一年收入,部分漁民拚命反抗圖擺脫拘捕。十月的一次行動中,韓國海警出動催淚氣體和橡膠子彈,制服持棍鏟抵抗的漁民。而十二日的行動中,執法人員一死一傷。韓國外交部傳召中國駐韓大使表示“強烈抗議”,事件提升至外交層面。
中國漁船遠洋作業,觸發外交爭端,並非首次。去年在釣魚台海域,發生過遭日本執法時撞船事件,由於海域主權誰屬的爭議,觸發外交風波。今次單就事件本身來看,由於事發海域主權沒有爭議,可以根據韓國國法處理,外交風波不致鬧大,但這不能夠根本上去解決越境捕魚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