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岳琢 陝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院辦公室秘書科長
一直以來,我對眷村的榮兵存在著深深的敬意,覺得他們走南闖北,戎馬征戰,將“男兒志兮天下事”演繹的淋漓盡致。當年,這些“外省籍”的“國軍”和家眷退守來台,在“克難屋”“籬笆屋”中聊以存身,決心在不久的將來就要榮歸故里,於是他們堅守著捍衛“黨國”的理念,這一守就是六十年。
據說,目前台灣的眷村共有530個,而每個眷村幾乎都有一個飽經滄桑的大榕樹,見證了榮兵和家眷的分合樂悲,也親歷了所謂的戡亂、解嚴和政黨輪替,聽倦了“民主”選戰中喧囂的喇叭,仍在聆聽著榮兵們的故事和外界紛繁的噪音。半個多世紀以來,眷村已經繁衍了幾代人,但榮兵們是眷村的第一代,根源來自於大陸,他們對於國家的認同堅固,使他們成了國民黨永遠的“鐵票”。
可是,眷村形成後逾60年,榮兵們最怕的就是過節,因為他們無法和祖宗一起共慶佳節,祭拜先祖是欲哭無地,欲祭無墳,只能朝著大陸方向或面對中堂裡祖宗的畫像焚香跪拜,這種思鄉的苦痛是局外人所難以理解的。於右任兩詩詞描述榮兵心情是淋漓盡致,其一是七絕《望雨》:“獨立精神未有傷,天風吹動太平洋。更來太武山頭望,雨濕神州望故鄉。”其二是《望大陸》:“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於右任辭世後被葬在台北西北部的大屯山,山上林巒青翠,山下是基隆灘,墓塋遙望迷茫的西北天際,其情景之愴然,難於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