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主要的外交決策由高層做出,但外交部之外,越來越多角色開始影響政策的形成。國有企業、地方政府及國內安全機構,都有利害關係——這讓政策的達成和執行愈加艱難。同時,在地區和更大範圍內,中國還面臨著怨恨和不安情緒。在南海等問題的口水仗引發強烈反應後,北京不得不發動魅力攻勢。傑克布森說:“中國在地區投入大量時間、資金、人力和外交資源,但(地區國家)反擊速度之快,令其大吃一驚。”
與此同時,中美關係也變得越發具有競爭性且缺乏信任感,主管中國事務的美國前助理副國務卿蘇珊.舍雷克說,“衝突的引爆點正在增加。”
一些人認為,是時候拋棄“和平崛起”或“和平發展”戰略、同美國公開競爭了;另一些人覺得,中國只需更積極主動些即可。麻省理工學院安全研究項目的泰勒.弗拉維爾說:“北京不斷被問及立場如何、能否在國際事務中提供幫助,這讓他們有些尷尬……時間長了,就自然成了出台新外交政策的依據——他們覺得必須表現得積極、主動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