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可能會有30到40艘瀕海戰鬥艦加入太平洋艦隊。這樣一批艦艇代表了多少戰鬥力是存在爭議的。瀕海戰鬥艦具有重要的外交用途,但其設計目的並不是要直接對抗敵軍的作戰艦隊。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喬納森•格林納特上將今年4月曾坦言:“它們並不屬於那種會駛入南海、挑戰中國軍隊的大型水面作戰艦艇;這並不是製造它們的目的。”
正如帕內塔在新加坡說過的那樣,只清點艦只數量卻忽視艦上安裝的硬件情況,是一種具有欺騙性的做法。對付海盜快艇(此類任務非常適合瀕海戰鬥艦)的那種可靠戰鬥力,與對付中國海軍的那種可靠戰鬥力是截然不同的。海軍將把什麼樣的軍艦分配給太平洋艦隊,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帕內塔調整兵力的效果。
第二個問題:既然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與海岸警衛隊的指揮官們把大西洋看成是安全海域,那麼為何只把區區六成的海軍兵力放在廣闊的“印度洋-太平洋”戰區呢?為什麼不多投入一些?
為什麼不把大部分輕型瀕海戰鬥艦艦隊留給大西洋部隊,同時把重型艦艇轉移到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亞洲戰區?
正如帕內塔指出的那樣,把美國海軍平均分配到兩支艦隊是一種標準做法,即兩邊艦隊的艦船數量和能力大致相當。這樣的傳統或許已經喪失其效用了。兩洋海軍並非一定要由一模一樣的兩支艦隊組成。而且,如果大西洋發生非常緊急的事件,需要重型武力的介入,太平洋艦隊的艦只永遠都可以通過巴拿馬運河“瞬間”撤回到大西洋海域。
因此,五角大樓可以通過打破平衡的方式來幫助海軍重新獲得平衡。大西洋艦隊沒必要成為縮小版的太平洋艦隊。要有所取舍,要進行風險管理——這樣的做法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