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烏坎看什邡:維權與維穩並非對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7 09:29:28  


在經歷了一場嚴重的民衆與政府的衝突之後,直接引發這場衝突的宏達公司正在四川什邡建設的鉬銅項目被什邡市叫停。
  中評社香港7月7日電/美國《僑報》7月6日載文《從烏坎看什邡:維權與維穩並非對立》,摘要如下:

  在中共十八大日益臨近之際,又一座“社會火山”在中國大地上噴發。在地震傷痛尚未全愈的四川德陽什邡,當地政府罔顧民意強行上馬有環境污染的鉬銅項目,導致憤怒的民眾集會抗議。在缺乏基本信任的臨時性溝通中,民眾一方出現“打砸搶”過激行為,政府一方則動用特警、催淚彈、震爆彈驅散民眾,演變為一起海內外高度關注的群體性事件。

  自2011年底廣東烏坎風波獲得積極化解後,其尊重民意、將民眾維權與社會維穩相結合、建立政府與社會理性協商機制的做法,就被海內外輿論視為大陸社會管理創新的標杆。自此,“群體性事件”、“維穩”、“社會管理”、“對話機制”、“由民作主”等詞匯就成為了中國人政治生活中的熱詞,一系列社會管理探索開始啟動。

  不論官方還是坊間,中國人對“社會管理”表現出來的熱衷,一方面蓋因中國地界之大、人群之多、利益之多元、轉型時期社會問題之複雜、群體性事件之多發的客觀形勢所迫,另一方面則因各地參差不齊的治理水平與社會現實期望之間存在巨大反差,即當最高層正自上而下地反思、推動社會改革時,那些具有觀念革新意義的熱詞也許還僅是某些基層政府的“口水詞”。

  於是,繼烏坎之後,即使有“吃一塹長一智”的古訓,不少地方政府依然一再犯著同樣的錯:“人治”大於“法治”,“壓制”比“講理”好使,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包辦地方事務,漠視民間的呼聲與參與權,習慣性把民間不一致的聲音歸為“政府對立面”,將民眾維護自身權益的合理訴求視作社會穩定之大忌。

  因而,一起起簡單的利益衝突事件一再錯失衝突化解良機,直至演變為複雜的、影響海外的群體性事件。各地大大小小的群體性聚集事件,無不閃現著過時維穩思維的影子。實事求是地說,人們之前也許樂觀高估了“烏坎標杆”在中國社會的現實意義與借鑒作用,什邡事件才是目前大部分地區當前解決社會衝突的真實水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