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橋“側滑”了,信任卻坍塌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8 16:31:39  


8月24日凌晨5時50分許,造價18.82億元,作為省市城建重點大項目的哈爾濱陽明灘大橋引橋突然垮塌,造成4輛大貨車墜橋,車中8人3死5傷。
  中評社香港8月28日電/美國《僑報》8月27日載文《大橋“側滑”了,信任卻坍塌了》,摘要如下:

  造成3死5傷的哈爾濱大橋坍塌事故備受關注。25日下午,哈爾濱市政府召開事發後的第二次新聞發布會。發布會內容可歸結為“一個確認三個否認”:對此前“車輛超載致橋塌”的說法表示確認;否認大橋是“垮塌”,而是“側滑”;否認塌橋部分是陽明灘大橋主橋,而是輔橋;否認該市建委官員說過“找不到責任單位”的言論。

  這一發布會雖回應了公眾的部分關切,卻不能打消輿論對大橋建設質量以及背後其他不為認知秘密的疑慮。事發之後,當地官方一直在強調涉事車輛超載情況,對橋梁本身問題避重就輕,既沒有回答媒體關於“在垮塌的橋梁體內,充塞著鵝卵石、木棍和編織袋的混合物,鋼筋是鋪在箱梁內的,並沒有看到捆扎情形”的報道。也沒有公布施工單位、設計單位、工程監理單位及其它關聯機構名單。

  “一直以為手機才能‘側滑’,沒想到現在的大橋也可以做到”、“要是大橋從上到下倒掉,是不是還能定性為‘正落’”網民如此嘲諷。用“側滑”一詞表述刻意弱化事故的嚴重性、將塌橋與作為明星工程的陽明灘大橋和其他路面塌陷事故做切割,這不僅安撫不了公眾的情緒,反而激起了更為強烈的民意反彈。

  面對突發事件,官方該如何危機公關?哈爾濱地方當局正陷入近年來中國各地在處置突發事件時同樣遭遇到的尷尬。從高鐵追尾到拆遷衝突,從礦難到其他天災,官方的新聞發布會本是危機公關的最好方式和場所,然而,每次發布會,官方的回答總讓公眾失望,不是避重就輕、撇清責任,就是信息不全、遮遮掩掩、含糊其辭,引發外界更多聯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