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德國應在全球政治中扮演平衡角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31 08:03:32  


8月30日,中德雙方在北京簽署《空客中國總裝線二期框架協議》等十餘個合作協議,涉及航空、汽車等多個領域。中國總理溫家寶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出席簽字儀式。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8月31日電/德國總理默克爾正在中國訪問,兩國昨天簽署了十餘個合作協議,其中中國花35億美元訂購50架空中客車A320,最引人注目。默克爾總理任職期間中德關係充滿了誤解與合作的複雜攪拌,但大趨勢還不錯,對中德關係的“穩定”,兩國都有了更現實的理解。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指出,默克爾曾在歐洲領導人中帶頭會見達賴,之後又在中德經濟合作上姿態很積極,這期間的中德關係大體成了中歐關係的縮影。但默克爾政府的對華關係完全是一個個具體行為塑造的,或許是顧不上,這幾年德國並未從戰略層面上對中德關係做長遠謀劃。

  然而中國在變,亞太在變,歐洲以及德國的相對地緣政治位置也在變。德國曾出過很多世界級的思想家,他們的後代應當對世界格局的演變保持敏感,找准德國以及歐洲的時代方位。

  二戰後的德國曾經是兩極格局中的浮萍,直到冷戰結束及兩德統一後,德國才開始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外交政治空間。在過去的二十幾年裡,德國埋頭於整合歐洲,繼續發展大西洋關係和歐盟關係,連馬克也放棄了,推動了歐元誕生和壯大。它成了名符其實的歐洲中心國家。

  然而給人的印象是,德國對由中國等新興國家崛起帶動的世界格局變遷反應有點慢,它似乎也沒有考慮是否應針對變局有更大的作為。儘管德國在歐盟大國中率先與中印等搞了政府磋商,但德國官方及民間對中國的認識和心態完全是歐洲化的,德國的戰略思維並沒有超越上世紀末的“老歐洲”視野。

  “老歐洲”大概是今日世界上最精致的地方,但它的影響力的確在下沉。歐洲會不會成為一只“溫水裡煮的青蛙”,不全取決於歐洲自身,同時還取決於全球政治這鍋水究竟什麼樣。

  德國需要把兩只腳中的一只跳出大西洋與歐洲區域,成為一個“全球的德國”。當然這不是像英國那樣與歐洲三心二意,而是要帶著歐洲一起做戰略規劃升級,實現歐洲的“全球化”。

  世界經濟的最大增長區在亞太,但世界政治最令人擔心的東西也在亞太發展,中美兩大國最後形成什麼關係很不確定。這種不確定性恰恰是德國作為歐洲最大國家的潛在戰略空間,如果德國願意扮演獨特的戰略角色,它就有可能做到。

  冷戰時期,“老歐洲”因受到蘇聯威脅而完全倒向美國。今天的中國對歐洲沒有威脅,中美形成當年蘇美那樣拉幫結派對抗的可能性也很小,歐洲在政治上繼續緊跟美國更像是出於習慣。這種習慣限制了歐洲的思考和戰略創新。

  德國作為最有力量的歐洲國家,應當花些力氣重新認識中國。這既是更新關於中國的知識,也是拓寬德國人心胸的過程。默克爾總理來中國6次了,中國和她當年生活的東德是一回事嗎?而歐洲輿論把中國當成前蘇聯對待,中國為此受點委屈也就算了,但真正被耽誤的是歐洲人自己。

  德國需要建立超意識形態的對華全面戰略關係,盡可能在全球性的政治議題上,向中美的中間位置靠近,發揮平衡作用。如果德國在這方面做得好,將對其國家戰略構成突破性擴容,德國在亞太舞台上的角色也將遠遠超越看客。

  德國的力量使它有能力在全球政治中更加獨立自主,以更獨特的視角看中國等新興國家,發現自己的更多經濟及政治機會,為世界和平做出獨特貢獻。德國不應湮沒在“西方”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