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和平時期,中國和相對弱小的東南亞國家間出現海上危機,那麼可以利用人民解放軍的創新組合迫使其南部的鄰居們就範。中國動用海上非軍事力量的能力今年早些時候在斯卡伯勒礁(即我黃岩島——本網注)得到充分展現。
海上領土爭端中動用非海軍資源體現出中國確保海上領土要求的戰略老到且有條不紊。動用非軍事工具避免了衝突升級,同時又確保了爭端的局部化。特別是,它使美國和其他外部勢力沒有理由介入干預。
與此同時,動用非作戰艦只,北京則可以對南中國海的其他主權聲索方施加級別不高、卻是不懈的壓力。
如果其他所有手段都遭到失敗,那麼北京仍可以動用海軍和陸基資源作為對民用機構的增援。
和平時期的海上巡邏本身並無大礙,但在真槍實彈的火力支持下,就會產生重大影響。中國軍隊和非軍事力量間的這種相互配合加強了北京的戰略影響力。
零星的脅迫與恐嚇行動或許不會產生沙場上獲勝這樣明顯或決定性的結果。但是持續僵局帶來的漸增影響可能會導致戰略疲勞感,這反而會推進中國的目標。如不發生真槍實彈的熱戰,中國的挑釁行為就會微不足道,不足以招致美國的軍事干預。
不越過升級門檻增加了中國的回旋餘地,從而使它可以在考驗美國的同時,強化自己的領土要求。
上述分析凸顯了許多東南亞國家在與中國“單打獨鬥”時所身陷的困境。難怪,該地區許多國家都指望美國充當對付中國發展的堡壘。它們認為,美國在亞洲海域的主宰地位將是對中國野心的至關重要的仲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