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發達國家對中國的做法表示贊同,並開始效仿,著手建設自己的可再生能源產業。德國率先採取行動,2011年5月它出人意料地宣布要逐步放棄它所依賴的核能。幾十年來,核能一直阻礙著德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促使德國行動起來。德國隨後又宣布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計劃。
德國建立了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並對北非沙漠一個大型太陽能發電系統提供支持。預計這些系統將發展壯大,並將與中國的綠色產業展開競爭。有意深化關係的中德兩國都在大力推進這些具有深遠意義的項目。同德國一樣,韓國最近也開始敦促各政府部門制定綠色發展戰略。
可惜這樣的行動並沒有在美國出現。美國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之一,但其經濟實力雄厚、技術先進,又極富創新精神,按理說應該成為綠色發展的“領導者”。相反,直到去年9.11恐怖襲擊十周年之際,美國才開始計算十年來的得失。
由中國、德國等國家推動的這一新發展模式方興未艾,它讓人們看到了控制並切實減少碳排放、發展循環經濟減少資源消耗的現實前景。推動這一新模式的既非《京都議定書》那種誇誇其談的減排承諾(承諾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也不是對工業文明未來所表現出的虛假擔心。
真正起推動作用的在於國家利益以及可持續工業體系中長期倡導的創新和競爭機制。當然,這場宏大試驗能否成功尚不得而知。長期形成的工業慣性可能會繼續盛行,從而阻礙綠色行動的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