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海南博鰲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 |
中評社香港4月18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4月17日載文《如何看待習近平宣示的和平發展道路》,摘要如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發表的主旨演講,闡述了中國的外交主張,給外界的印象是無甚新意,老調重彈,外界原本期望習在這樣一個國際論壇上會宣示中國外交的新路線,至少會對朝核、釣魚島、南中國海等目前的熱點問題有一個明確說法。
確實,從習所強調的中國和平發展道路來看,他不過是在重複北京一貫的表述。但如果因此認為習的“老調重彈”毫無意義,也不確切。其意義就在於,習以一國元首之尊,在國際場合宣示中國的和平發展路線,這就給世界傳遞了一個清晰的信號,即北京新領導層會繼續堅持中國的和平發展政策,從而解決了領導人變動後外交政策的不確定性問題。
現在,對外界來說,需要探討的問題是,北京新領導層為什麼要繼續把和平發展作為其外交優先追求的目標?有國內國際兩大因素。從國內看,北京判斷,今後十幾年世界大的戰爭打不起來(未來大的戰爭極可能在中美或者中日之間爆發,北京如果認為戰爭打不起來,實際上表明北京不願打仗),對中國來說,仍是一個寶貴的發展時期,中國應抓住這一戰略機遇期努力發展自己。因為中國雖然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內部差異甚大,發展很不平衡,人均收入水平還很低。用北京的話講,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使全體中國人民都過上美好生活,實現中國夢,就必須繼續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因此,中國外交也要服從這一目標。
從國際看,北京強調和平發展,是要打消國際社會尤其是周邊國家對中國崛起的擔憂,化解“中國危險論”。中國因為其近代以來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制度,再加上龐大的人口與面積,國際社會一直比較擔憂北京崛起後會重犯過去帝國的擴張之路,何況北京和周邊很多國家有領土爭端。而在最近幾年,北京在領土爭端中採取了被外界稱為“咄咄逼人”的態度,又強化了“中國危險論”的擔憂。
儘管北京認為自己的反應很合理,並不過分,但外界尤其是周邊國家的憂慮也確實影響了北京和它們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它使得這些國家經濟上依賴中國,安全上借重美國,為美國重返亞太提供了口實,並反過來對中國的戰略安全又造成擠壓,從而牽扯了中國很大的外交資源。所以,北京需要國家元首重新宣示中國和平發展的決心,來消除世界對中國崛起後擴張的擔憂。
為了顯示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誠意,習在演講中拋出了“機遇論”,即中國的發展將會給世界帶來更多機遇。北京顯然意識到了,如果中國只是關起門來發展,不和世界其他國家——首先是亞洲國家——分享中國發展的收益,其他國家很難相信北京的誠意。北京只有把發展的成果惠及周邊國家,從更廣泛意義上看也惠及全球,變成世界的機會,世界才會對中國的發展放心,分享“中國夢”。因此,我們看到,習在演講中用了很大篇幅談亞洲和世界的共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