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手鐲上長了白斑 |
|
弱酸液體很容易清洗掉紅斑或白霧 |
搶金令商業銀行惜售從中套利 黃金現貨期貨價差達9元/克
五一以來的一周,國際金價保持了(相對)高位盤整的走勢,國內現貨金兩日交易平穩,逼近300元/克的關口,“搶金熱潮”有所退溫。多數機構看空中線金價,巴菲特再次發表言論稱,即使跌破1000美元,也不會購買。
不過,五一前後,廣州珠寶檢測站業務“井噴”:節日購珠寶、節前搶黃金的市民,都將自己的戰利品送來檢測,其中不乏標識不合格、成色不足的問題,但前期廣受市場詬病的紅斑、長銹現象與摻“銥”問題,並不多見。
業內人士提醒:與金條摻“銥”的有意造假現象不同,金首飾加工工藝水準有限,局部變色現象比較普遍,不必過於憂慮“成色”問題,可以攜帶產品去商家處清洗。
由於內地市場連日上演黃金搶奪戰,廣州市內三大檢測站(廣東省珠寶玉石及貴金屬檢測中心、廣地珠寶檢測中心以及廣東省金銀珠寶檢測中心)的檢測業務都呈現“井噴”式增長態勢,不僅環比增長了好幾倍,而且據廣地珠寶檢測中心介紹:比去年同期也有超過2倍的增長。
金擺件不標明“鍍金”
據檢測站的工作人員透露:黃金送檢產品中,95%以上均屬於完全合格的產品,合格率明顯高於高於寶玉石產品。而剩餘不到5%的“不合格”產品,主要問題在於“標識不合格”。比如不少中老年市民送來的鍍金黃金擺件,沒有標注“鍍金”二字,很容易讓顧客產生誤解。
按照國家質監總局的規定,金銀首飾需要對其重量、成色、成分進行詳細的標注;但仍有一些企業混淆概念,對於18K金、16K金首飾不做詳細的注明,按件賣高價。
成色不足多非有意
“摻銥”卻是惡意造假
對於市民最為關注的“黃金成色不足”的問題,周五省金銀首飾商會聯合廣東省珠寶玉石及貴金屬檢測中心召開了“黃金飾品檢測分享會”,該中心的曹姝旻主任介紹說:近日檢測里,確實有成色不足的問題出現,經多位專業人士反覆鑒定,基本都是工藝流程水平有限而造成的現象,非商家有意為之。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製作流程中容易摻進別的化學元素,至今仍無法有效解決這個問題。但如果經檢驗出了“銥”的成分,則屬於“有意造假”。不過,搶金熱潮期間,各大檢驗站的送檢黃金,沒有再查出摻“銥”的成色不足案例。
紅斑等可找賣家清洗
對之前市民投訴的金條、金首飾長“紅斑”現象,近日珠寶檢測中也常有出現,以金首飾居多,但並非剛剛搶購的新品。在化學檢測中,貴金屬上長“紅斑”、“白霧”與“銹跡”並非成色不足,也是因為加工過程中難以完全杜絕“氧化”、“變色”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