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固定資本投資也必須大幅下降。投資或許不得不下降40%: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這意味著中國的GDP要收縮20%,那顯然需要一場深度(而意外的)衰退。那些負責投資的人很可能不能迅速作出調整,因為他們預期中國經濟會再次以10%的速度增長。那種增長會暫時對中國經濟形成支撐,但付出的代價卻是產能過剩嚴重加劇。和庫存的情況一樣,屆時將會導致更大幅度的投資下降。
第三,投資引發的需求下降和經濟活動萎縮還可能對企業利潤造成巨大的不利影響。這將損害企業的償付能力,並進一步降低投資。
最後,經濟增速下降、尤其是在巨大的信貸熱潮之後出現的增速下降,可能會對資產負債狀況產生意外的負面影響。中國私人部門的負債已然相對較高(見圖表)。假如經濟仍以10%的年增速增長,這些債務應該是可控的。在一個充滿活力的經濟體中,無所謂選擇什麼時機出台新項目。但在一個增長更為緩慢的經濟體中,壞賬可能會出現激增。
世界銀行(World Bank)在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中主張,“(中國的)首要任務仍是繼續推動經濟走向再平衡,同時採取措施逐步降低不可持續的高投資率”。然而,“如果事實證明投資不能帶來盈利,現有貸款的償還就可能出現問題——這有可能導致不良貸款激增”。即便中國政府出手紓困金融業,那些負責放貸的人也肯定會變得更加謹慎。似乎可以肯定的是,表外金融的擴張(中國有關部門最近就此採取了應對措施)會讓局面變得更加難以管控。
這一切並不是在說,中國無法在中長期內延續其補償性增長。相反,這一切說的是,一個增速為6%的經濟體的結構,必然會與一個增速為10%的經濟體的結構有很大不同。千萬不要認為這種調整無需改變GDP各成分的占比。相反,調整後的經濟或許是,消費會占GDP的比如說65%,而投資僅占35%。因此,消費增速將不得不大幅高於GDP增速,同時投資增長將會緩慢得多。這將改變收入的分配:家庭可支配收入在GDP中的占比會大幅上升,而企業利潤的占比會下降。它還要求改變生產結構,服務業會相對較快地增長,而製造業會相對較慢地增長。
中國新一屆政府現在從事的工作,實際上是重新設計其“大型噴氣式客機”,因為當這架飛機著陸時會有半數引擎運轉不正常。市場基本不可能幫助順利實現如此巨大的改變。我認為,相信中國會如預期那樣著陸的唯一理由是,中國政府在過去解決了大量棘手問題。但眼下這個問題會非常棘手。為了維繫需求,中國政府或許會發現自己不得不去做一些新一屆領導層既不想做、而且現在也沒預料到會去做的事情,比如累積巨額財政赤字。早點明白這一點至少可以早做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