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升級離不開國家的精准的刺激舉措。比如長期以來,光伏產業嚴重依賴國外市場,出口比率高達90%,所以歐美一竪起貿易壁壘,就可以置中國光伏業於死地。中國要搞產業升級,光伏產業本來是個很好的開始,可是沒有國內市場的支持,這樣的產業升級何其脆弱。以出口為導向的補貼政策,為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為了振興消費經濟和產業鏈升級,中國的補貼政策必須以內需為導向。
這方面歐美已經走在了前頭,在歐美許多地方,政府的補貼和退稅幾乎使家庭可以零成本地安裝光伏設備,發的電用不完可以通過智能電網出售,這使得安裝光伏設備成了一個回報率極高的投資。
其中一個最極端的例子就是在加利福尼亞,如果沒有政府的補貼和退稅,現有光伏設備的85%都不會被安裝。
過去10年中國通過出口釋放出了巨大的當量,極大地促進了全球貿易的繁榮,現如今全球深陷超級去杠杆化泥沼,這股巨大的當量必須轉向內需,製造業大轉移和產業鏈升級上,本著“精確打擊,有的放矢”的原則,擴張性政策依然大有可為。需要防微杜漸的是,要避免中西部地區陷入地產狂熱和資產泡沫,因為這些經濟泡沫會嚴重增加實業的經營成本和融資難度,從而使中國錯失產業大轉移和產業鏈升級的良機。出口降溫正是中西部、東部和沿海地區之間國內貿易升溫的大好時機。
去杠杆化以及結構性改革的關鍵和檢驗標準之一,就在於中國消費經濟能否成功崛起。千頭萬緒中最提綱挈領者,非“放開存款利率管制,壓縮存貸利差”莫屬。中國的存款總量已超過人民幣40萬億元,但是中國的儲戶依然無法獲得高於基準利率1.1倍的收益率,這在世界主要經濟大國當中都是鮮有的。
利率管制成為普通儲戶、政府和企業之間進行債務和財富轉移的系統性工具。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中國經濟發展最大補貼的來源並非政府,而是普通儲戶。國民收入的分配過度向國家和企業傾斜,是中國內需不振的根源。
與中國相反,美國的普通老百姓屬於食利階層,其利息和分紅收入高達工薪收入的25%,而這一切乃通過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ETF基金、指數基金、401(K)養老基金,和像pimco這樣傑出的固定收益投資經理等資本市場工具得以實現。這樣的資本市場工具在中國的發展依然嚴重滯後,因為利率管制,國有四大行對金融產品分銷渠道的壟斷,和資本賬戶的僵化管制,扼殺了創新。
李克強經濟學的理想國並非是固化的,並非棄刺激政策如敝帚,而要“精確打擊,有的放矢”的去刺激,要顛覆普通儲戶、政府和企業之間進行債務和財富轉移的系統性基礎,要在金融市場中打造出可以為國民輸送利益的金融工具,把利益分配公平化、市場化。
如果李克強經濟學能夠在以上方面大有作為,則內需發動,經濟再平衡指日可待。而且這次的超級去杠杆化也不會以大規模的經濟危機的形式爆發,這是以往西方數次超級去杠杆化所未有的成就,不啻為中國經濟、為全球經濟治理所做的重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