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5日電/英國《金融時報》9月5日載文《中國要增長還是要穩定?》,摘要如下:
多年來被人為壓低的利率水平既是促進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關鍵因素,也是導致中國經濟嚴重失衡的主要原因。人們普遍認為,金融抑制——即通過操控金融系統、將來自儲戶的資金轉移到生產者手中——在中國經濟增長模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沒有多少人意識到,改善中國利率結構對中國經濟也很重要。
有這樣一條規律:當名義貸款利率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大體一致時,經濟增長的收益能在儲戶與資金使用者之間實現有效分配。但當貸款利率被大幅壓低時(如過去30年來中國的情況),以家庭儲戶為主的資金淨借出方事實上向資金淨借入方支付了一筆隱性補貼。在中國,資金淨借入方包括各政府機構、製造商、國有企業以及房地產開發商。
這筆補貼(是GDP的5%至8%,比例高得驚人)助長了不負責任的借款行為,並人為壓低了家庭收入。正因如此,取消這筆補貼對推動中國經濟向家庭消費拉動型轉變、以及減少投資浪費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在這一方面,情況已有好轉跡象。自2011年以來,隱性補貼已顯著下降。在2006年至2011年這五年中,名義GDP的年均增速約為18%甚至更高,而官方貸款利率平均則僅為7%左右。而近兩年中,名義GDP增速已經降至10%以下,貸款利率則升至7.5%,使得兩者之間的差距顯著縮小了約四分之三。
雖然中國的利率水平仍然被人為壓低,但鑒於中國經濟整體上仍依賴廉價資金,任何進一步縮小名義GDP增速與貸款利率差距的舉措很可能受到借款者的抵制。事實上,在經濟增長放緩以及近期數據顯示通脹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市場上已經出現強烈的降息呼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