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峰會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峰會開始前,習近平抵達聖彼得堡康斯坦丁宮,受到俄羅斯總統普京迎接。 |
中評社香港9月7日電/美國《耶魯全球化》在線雜誌9月3日載文《中美爭奪世界認同》,摘要如下:
中美競爭是現今決定性的地緣政治競爭。美國現在是街區孩子王,而中國是剛搬到附近的新猛男。一場競爭幾乎不可避免。而且,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街上的其他孩子都期待著有朝一日會誕生新的山中之王。
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調查顯示,全世界的公眾都認為全球勢力的平衡正在改變。大多數人都認可中國崛起的經濟實力,許多人認為中國最終會代替美國成為世界最主要的超級強國。
但是,公眾對中國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認知並沒有轉化成巨大的好感。許多國家對中國的好感都在下降。從全球範圍來說,人們更願意把美國、而不是中國視為他們國家的夥伴。在某種程度上,美國也被認為比中國更願意在制定外交政策的時候考慮其它國家的利益。並且,美國對個人自由的尊重是美國形象中標誌性的積極成分。這項調查是在3月進行的。
隨著其影響力的增長,中國將懂得成為一個超級強國也會使別人與自己疏遠。中國不斷增強的軍事力量在亞洲地區被人惶恐不安地關注著。
自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對世界經濟力量平衡的認識就一直在改變。對皮尤研究中心2008年和2013年做的20國調查的結果進行比較,把美國稱為世界領先經濟大國的受訪者的中位數百分比從47%降到了41%。與此同時,把中國放在首位的受訪者的中位數百分比從20%升至34%,雖然美國經濟體依然比中國龐大且人均收入更高。這個趨勢在西歐某些美國最親密的盟國表現得尤其明顯。53%的英國人認為中國已經是領先的經濟體,而認為美國領先的受訪者只占33%。同時,有59%的德國人認為中國占據第一的位置,只有19%的人認為美國才是世界經濟領導者,14%的人認為是歐盟。
相比之下,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中國的亞洲後院的大部分地方,美國依然被普遍認為是世界領先的經濟體。67%的日本人和菲律賓人以及61%的韓國人稱美國為經濟強國,而只有一小部分人提到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