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受熱議與期待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召開,其成果將成為窺視未來幾年大陸發展狀況、前進軌跡的窗口。 |
中評社香港11月10日電/美國《僑報》11月9日載文《從大歷史看中共三中全會》,摘要如下:
備受熱議與期待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召開了,這場討論許久,被寄予厚望的大陸執政黨黨內會議,其成果將成為窺視未來幾年大陸發展狀況、前進軌跡的窗口,而歷史的巧合也讓海外華人投注另一個會議,10日寶島台灣即將召開的亦是其執政黨的黨內會議—國民黨十九次全代會,這一會議雖著意人事安排,但一定程度上,同樣關係中華民族未來情勢。天涯共此時,海峽兩岸執政黨共同在為各自肩負的責任尋找方向。
還是要回望歷史。近120年前,日本人用堅船利炮擊垮了他們的昔日老師,中華老大帝國,為天朝的封閉、保守、孤傲付出了沉重代價,從此開始了現代化的漫長轉型之路,孫中山的國民黨、毛澤東的共產黨,在中華大地上各領風騷,以各自的理念、方式為中國探尋通往現代之路,且均取得足夠耀眼的成績。 但中共的大陸執政, 無異是改變中國歷史軌跡的最重要事件,從此, 中共將以自身的理念,帶領中國這個千年古國,走上一條獨特的現代化的變革之路。
1949年後,偏安台灣的蔣家政權,在威權體制的框架下, 潛心發展經濟,至20世紀70年代,已經崛起為為世矚目的亞洲四小龍之一,而彼時的大陸,還在階級鬥爭為綱的文化大革命中,民生艱難。一個黨可以帶領民眾生活康裕,一個黨卻使民眾掙扎在溫飽線。道路之爭,路線之爭,困擾著大陸。 中共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摒棄既往路線,銳意改革開放,大陸自此踏上飛速崛起之路。而彼岸的台灣,也在政治轉型後,繼續向前。
歷史的車輪滾滾至當下,兩岸還在轉型的三峽之中百舸爭流,他們遇到了新的問題。在大陸,三十年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帶來了糟糕的空氣,全民“厚德載霧,自強不吸”;權力的強大,過度干預市場,主導科研,讓經濟缺乏創新引擎,執政黨面對合法性挑戰;以GDP論英雄,讓土地財政成為支柱,由此引發的強拆頻繁流血事件,不斷蠶食公權力的公信力;衝擊社會心理底線的道德問題,也屢屢令體制機制接受拷問;用改革開放釋放活力,卻遭遇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這個最難啃的骨頭。這就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面臨的現實。
而在台灣,相對於大陸仍然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已經後繼乏力,而在外部經濟環境、內需不振之下,僅有的增長,馬英九推動的兩岸經貿合作、陸客自由行功不可沒。2016大選之時,台灣還能不能繼續獲益兩岸和平、合作的紅利,國民黨在馬英九第二任期的民意降低、黨內鬥爭虛耗民望情形之下,還能否繼續執政,對兩岸和平合作極具挑戰性的民進黨是否會卷土重來?這是國民黨面臨的問題,也是兩岸不得不面臨的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