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環境挑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5 09:02:46


大霧籠罩在北京上空,央視新址大樓只能看到一個模糊輪廓。
  中評社香港1月15日電/日本《外交學者》雜誌1月12日載文《中國無可比擬的環境挑戰》,摘要如下:

   人們往往認為中國的環境惡化的局面只不過是暫時的。在設法應對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隊伍的經濟需求的同時,還必須使成千上萬的人脫貧,這勢必會讓任何國家的環境付出代價。許多評論家認為中國目前到了美國在上世紀60、70年代達到的“拐點”。

  中國官員也喜歡將今天的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工業化時期相提並論。然而,經過二十年對中國環境的思考與論述,我逐漸認識到,這樣的比較,雖然並不是完全不恰當,但依然會產生誤導的作用。中國今天所面臨的環境挑戰無論從程度還是從範圍上都與美國在上世紀60、70年代所面臨的有著天壤之別。例如,兩國人口對環境與資源構成的壓力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中美的面積大致相同,然而從1962年到1982年,美國的人口從大約1.92億擴大到了2.32億;而到1982年,中國的人口已突破10億,今天已超過13億。

  此外,與美國情況不同的一點是,中國的環境退化與污染並不單是近數十年經濟迅速增長造成的,而是由來已久的歷史問題,特別是采伐森林和土地退化的問題。早在漢代,中國學者就強烈譴責經濟發展造成的環境惡化與對資源的掠奪。鄧小平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了一輪孕育今天中國經濟奇跡的經濟改革,然而在那之前,中國就已面臨著一場環境災難。在題為《中國的環境管理》一書中,曲格平這位中國環保機構第一任負責人對上世紀60年代的中國環境做了如下的描述:許多地方不是受到霧霾污水的污染就是受到垃圾的污染;此外,礦產資源遭到過度開採,導致地貌風景面目皆非,受破壞的程度驚人;生物資源,尤其是森林被破壞,導致生態系統受損。中國的自然環境遭到大規模的破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