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10日電/美國《僑報》4月9日載文《美中兩軍各放硬話 但不會破局》,摘要如下:
體內至今留著一塊越戰彈片,並一向對使用武力持謹慎態度的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近日卻在日本放了讓中國難以接受的硬話,並在訪華期間也一再強調美國對菲日等盟國的義務。在中國軍委副主席范長龍和防長常萬全分別對此公開表達不滿的同時,中方卻又讓哈格爾成為首位參觀中國首艘航母的外國政要,以軍事透明的方式歡迎美國客人的來訪。
這些“友好卻充斥對抗”的內容恰恰是中美地緣關係的一種寫照:具體問題上從不缺少對抗,戰略大框架上卻又都謹慎行事,始終謀求增強互信並達成合作。
常萬全在記者會上評價亞太地區這一中美對抗前沿時稱,中美兩國在亞太的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這成為中國軍方在展露出十足的強硬後,對兩國地緣關係的一個引人注目的概括。
戰略和戰術層面的“兩層皮”現象成為兩國軍事、地緣和戰略關係的一大特征。兩國戰略上的謹慎當然是未來和平共處的基礎,只是動輒爆出激烈對抗言論、在具體地緣問題上幾乎絕對對抗式的立場,乃至兩國軍艦險些撞擊等事件的戰術層面發酵,都讓人擔心其鋒芒很可能直指戰略層面,動搖兩大軍政勢力對地緣框架的聯手管控。
哈格爾固然不無意外的一再強調對日菲等盟國的義務,但毫無疑問,日菲的利益與美國的利益絕非完全一致。哈格爾會在公開場合說出“中美兩國是朋友,是競爭者,但肯定不是敵人”的表態,但對於日菲就絕對不會做類似表達。從這個角度講,美國是在同時經營著兩組平衡關係:遏制中國同時又與中國在戰略上相安無事,庇護日菲等盟國卻又始終管著他們防止其冒動搞事,破壞中美戰略默契。
中國貌似承擔著小於美國的亞太和平責任,但萬萬不能忘記朝鮮的存在。由於這個比日菲更加難以管控的國家的存在,中國在亞太戰略框架中所需承擔的責任未必絕對小於美國。
此間所言的和平責任實際上是中美亞太對抗中的默契:雙方都潤物細無聲地伸展本方實際存在,並有節制地反抗對方的擴張,用這種低烈度對抗保證亞太和平。其特征是,任何一方或其地區盟友出現戰術層面的冒動,另外一方都會立即獲得將對抗前沿大大前移同時不受任何懲罰的機遇。這種默契成為對雙方行為共同的制約。這是一種涉及戰略智慧、戰略管控體系和國家意志的全面對抗。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希望看到中國的軍事冒動,以獲得在日菲等亞太盟國增加存在的口實,但卻久久未能如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