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習近平的四次密集出訪中,他並未訪問歐洲(除了在中國外交界眼中並不算歐洲集團成員的俄羅斯)。在習近平上任後的第一年中,他願意乘坐20多個小時的飛機訪問遙遠的非洲和拉丁美洲,但他並未踏上歐洲大陸。這不是一項外交失誤,而是另一項計劃的組成部分。
作為中國的最高軍事和政治領導人,習近平第一波出訪是一種政治宣布。例如,他首次出訪是到俄羅斯,這有著明顯的政治含意。此外,習還訪問了非洲和拉美,他在那裡對援助項目的強調反映出中國更重視政治而非經貿。就連這些國外訪問中不可或缺的經貿成分都相對較弱。此外,習近平和奧巴馬去年六月在安嫩伯格莊園的會晤是政治互動、而非經濟合作的一個典型例子。
僅從習第一輪出訪的路線,就能看出,中國在歐洲的外交重點並不是作出政治宣布。讓這一印象更進一步的是,去年,負責經濟事務的李克強總理出訪了三次,其中兩次是去歐洲。他自然與歐洲領導人討論了經貿合作。這證明了中國最高層領導人如何看待歐洲的外交地位——他們過多強調經濟合作。畢竟,歐盟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這種互利的關係是保持中歐友誼的最佳力量。
第二,歐洲正日益成為中國在政治上發聲的舞台。
去年下半年,尤其是在10月底召開的有關與周邊國家外交工作的中央委員會會議之後,中歐關係之火開始燃燒。這方面有不少外部跡象。首先,歐中峰會11月在北京召開,中國新一屆領導人與歐洲領導人首次會面。這次峰會實際上是中歐外交關係的一次“重新定位”。接下來,2013年底,荷蘭首相馬克·呂特在三中全會後掀起了一股歐洲領導人訪華潮。繼呂特之後,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和法國總理讓-馬克·艾羅來到中國尋求合作機會。最後,李克強對中歐和東歐地區的訪問進一步拓寬並加深了中國對歐洲的外交。中歐關係隨著習近平前不久的歐洲之行繼續升溫。
未來歐洲將在中國外交中占據更高地位。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習近平和李克強各自訪問了德國,在習訪期間,他將中德關係推進為“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與中國和歐盟之間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相比,中德關係似乎更為重要。對中德關係的更多強調事實上反映出中國對整個歐洲更加關切。畢竟,德國是歐盟和歐元區的一個主要國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歐洲的聲音。未來,人們可能會看到中國進一步升級與其他歐洲國家、甚或是與歐盟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