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5月1日載文《中國是否會變成自由貿易的擁護者?》,摘要如下:
十多年來,中國一直因一項接一項的保護主義措施而受到外界的指責。這些保護主義措施包括補貼國有企業、阻礙進口和操縱匯率等。就在昨天,美國貿易代表還以中國竊取知識產權為由再度將中國置於其優先觀察名單(Priority Watch List)中。
不過,如果渣打(Standard Chartered)的觀點是正確的話,這種情況或許很快就會發生改變。該行在一份新的報告中認為,由於中國對全球貿易的依賴程度非常高,中國政府可能會成為“自由貿易的擁護者”。
以下是渣打的邏輯。該報告稱,中國已成為自19世紀的大英帝國以來全球第一個“真正的貿易巨頭”。“貿易巨頭”這一術語引自彼得森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兩位國際貿易研究員去年發布的一份報告。
根據彼得森研究所研究員的定義,如果一國在全球貿易中占據很大的份額,而且該國經濟非常依賴貿易,那麼這個國家就可以被稱為“貿易巨頭”。從這一定義來看,美國並不真正符合這一標準,雖然和中國一樣,美國在全球商品出口額中所占的份額最高時也在12%左右,但美國經濟對出口的依賴度遠遠不及中國。
渣打認為,一個國家一旦獲得此種顯赫的地位,它將認識到海外和國內市場開放符合其利益。
渣打經濟研究負責人卡爾弗利(Calverley)在一份電子郵件中表示,他們的看法是,由於中國是一個非常有競爭力的出口國,同時也需要進行大規模進口,因此中國將日益認識到,鼓勵全球自由貿易符合自己的利益。他還稱,不斷加大開放力度將非常有助於中國的改革進程,加大開放力度的努力包括在服務、知識產權和競爭政策等方面向自由貿易國所對應的標準進一步靠攏。
當然,實際情況也許會不同。
到目前為止,中國在貿易政策方面做得仍不夠。中國沒有拿出足夠的承諾用於進行服務貿易自由化全球談判,拖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的政府採購協定,同時還因其他一些事宜受到貿易夥伴的指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