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進行對日輿論戰 中國應練好內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01 09:53:24


去年12月13日,南京舉行國際和平集會悼念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遇難76周年。
  中評社香港7月1日電/無論眼下還是未來,在新中國外交歷史上,發生於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對日輿論戰,都是值得銘記的。其中尤為難忘之處,莫過於駐亞、非、歐洲各國大使的精彩表現。各位大使積極主動參與,迅速應對,論辯內容深入到對相關史實的補充介紹,源於駐在國歷史文化的典故更是信手拈來,旁征博引。這樣的言說方式與手段,不僅跨越了文化阻隔,拉近了與聽眾的距離,對於澄清真相、闡明立場、維護中國形象、贏得廣泛支持,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

  《日本新華僑報》6月30日載文《進行對日輿論戰 中國應練好內功》,文章說,與此同時,一個事實不容忽視:國際社會對中日兩國因歷史和領土問題爆發的矛盾,未必能夠保持長期關注的興趣;而儘管中國占據道義和輿論上的優勢,其能夠產生的實際效果,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歸根結底,在這場或將曠日持久的輿論戰中,練好內功,中國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

  首先,專注於發展,增強國家實力,在眼下和未來,都仍然是中國的當務之急。

  強盛的國力,既是成熟、自信的國民心態產生的基礎,又是在外交時掌握話語權、發揮國際影響力的決定性因素。對於“落後就要挨打”,中國近代百餘年的屈辱歷史,就是最好的注解。所謂“弱國無外交”,再恰切不過地形容了因實力不足,在外交事務中不得不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

  盤點近兩年世界對中國的態度,可以發現,韓國總統樸瑾惠上任後一反慣例,將首次出訪的第二站由日本改為中國,在西大門監獄申遺、慰安婦等涉及日本侵略歷史的問題上,屢屢主動與中國聯手;美國對安倍2013年底的拜鬼之行,表現出罕見的嚴厲態度,多次催促日本改善與鄰國的關係;日本為構築對華包圍圈而千方百計拉攏的東盟各國,並未對其言聽計從;近來,英國開始簡化中國人辦理簽證的流程。這些,都要歸結於2010年中國的GDP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中國蓬勃發展的巨大市場,蘊藏著豐富的機會,保持良好的對華關係,是建立合作、讓自身從中受益的必要前提。

  其次,保護日本侵華遺跡,應該成為長期致力的系統工程。

  設立抗戰紀念日,開設專欄反思甲午戰爭,公布侵華日軍檔案研究的成果,對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等申請世遺,迎接遠征軍遺骨回國,在新世紀的首個甲午年亦即“二戰”勝利迎來70周年紀念之時,中國屢屢就歷史問題表態,既是為喚醒世人的歷史記憶,也是對日本政界部分人士錯誤言行的有力反擊。但是,不盡如人意之處依然存在:慰安婦、勞工等飽受摧殘的群體年事已高,含恨離世;日本殖民建築年久失修,嚴重受損,甚至在轟轟烈烈的城市建設浪潮中被夷為平地;侵華檔案、照片散落民間乃至海外;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