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銀行4月30日公布數據,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
中評社香港7月4日電/根據世界銀行的說法,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也許只剩下幾個月的時間了。按照購買力平價的方法計算,中國經濟預計將在2014年年底達到16.72萬億美元,比美國經濟多大約1000億美元。
《印度快報》6月27日載文《中國不願頭戴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桂冠》,文章說,就在世界銀行最近根據中美近年來經濟增長的差距而預估出中國經濟的規模之前,最樂觀的估計是中國將在2019年從美國手中奪走第一的位置。要知道,美國從1872年以來一直占據著第一的寶座。
中國之所以能提前五年趕超美國的理由很簡單:全球金融危機大大放慢了美國經濟的增長速度,而中國經濟儘管有所減速但仍保持快速的增長步伐。從2011年到2014年,美國的累積增速為7.6%,中國則為24%。
雖然一些西方主流媒體把它當作頭條來報道,但中國的反應一直不溫不火。非但沒有慶祝把美利堅拉下寶座,中國政府還對這則報道不理不睬。官方新聞媒體甚至沒有轉載這則新聞。全球金融市場和商界也沒有太關注。
報道為什麼沒有激起太大的波瀾,這是很容易解釋的。對於實際上力圖游說世界銀行不要報道中國的新位置的北京來說,超越美國雖然可能實現了一個長期追求的國家目標,但也可能有嚴重的不利影響。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中國將有可能被其他國家要求貢獻更多的發展援助資金,承擔更大的國際責任。在全球氣候談判中,中國可能難以堅持稱自己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出的錢應該比富國少。在中國,第一的位置還可能會使政府承受壓力,因為政府花費在社會福利項目上的資金還不到總預算的15%(美國為37%)。
對中國務實的統治精英來說,世界銀行宣布的消息也很難看到有什麼實際的好處。用購買力平價的方法來測算中國經濟的規模僅僅只是一種會計實操。中國領導人最重要的經濟目標是保持增長,實現技術進步。他們最清楚,中國經濟可能規模很大,但中國在技術、創新和經濟效率方面仍落後美國幾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