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此前的產業政策估計很難取得進展,(中國的相關部門)也許是出於這樣的憂慮吧”,對於中國發改委對戴姆勒、奧迪、豐田等外資車企涉嫌抬高零部件價格而實施的反壟斷調查,一家日系車企的負責人表達了這樣的看法。
自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一方面在“增長型市場”吸引來自海外投資,但另一方面卻要求外資企業與中國當地企業設立合資公司,並敦促實施“技術轉讓”。不過,即便如此,中國國內的相關產業仍未得到長足發展。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4年7月,在中國乘用車市場,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份額僅為34.6%。中國政府曾在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後推出了購車補貼,但相關補貼在2011年被取消。此後,中國自主品牌車的份額逐漸下滑。相反,外資品牌的份額卻不斷增長。德系汽車品牌7月份的份額達到了22.8%,比3年前上升了5個百分點。
中國自主品牌車廠商的業績不容樂觀。中國國產汽車的代表之一,浙江吉利控股集團2014上半年的經營收入減少了30%,並將58萬輛的年銷售目標下調至了43萬輛。另外,擅長生產SUV的長城汽車上半年的銷量也同比減少了6.5%,減至34.63萬輛。上海汽車集團的自主品牌也表現低迷,7月的相關銷量同比減少了28.8%,減至1萬輛。
“上汽下一步最主要的就是提高創新能力”,據稱在2014年6月召開的股東大會上,上汽集團董事長如此表示。在吸收海外技術的同時,應該如何確立自身的技術?中國車企仍將面對這個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