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9日-11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 |
中評社香港12月13日電/被視為中國宏觀經濟政策“風向標”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在北京閉幕,為期三天的會議在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總結2014年經濟工作、部署2015年經濟工作的同時,強調要准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成為與往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最大的不同,也顯見當前階段中國經濟的獨特處境。
法國《歐洲時報》12月12日載文《“新常態”破題,中國經濟轉型再加速》,文章說,今年下半年以來,“新常態”逐漸成為各界描述中國經濟的流行詞,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也特別期待能夠掌握這一當前乃至今後中國經濟發展大邏輯的詳細內涵。一段時間以來,圍繞新常態是什麼、如何適應新常態,專家和輿論給出了不少解讀,但中國決策層卻較少有系統闡述,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從九個方面對此進行了全面闡釋,可謂回應了外界的重大關切,若再輔之以會議中提出的明年經濟工作五大任務,以及敲定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來年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脈絡已清晰可見,甚至中國經濟大轉型時代的路徑也變得更加詳實。
從已經公布的會議內容看,中國決策層對“新常態”的闡釋涉及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出口和國際收支、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生產要素相對優勢、市場競爭特點、資源環境約束、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等中國經濟的方方面面,而這些被提及的點和面,恰恰又都是當前中國經濟轉型中爭論比較多的。
以投資和消費為例,擺脫投資主導、確立消費拉動,被認為是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一環,但如何進行相對平穩的切換卻是個難題。在投資方面,一刀切的做法顯然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衝擊,於是定向“微刺激”成為最佳選擇,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再次強調“必須善於把握投資方向”;在消費方面,討論最多的則是為何消費潛力難以釋放,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出的答案——過去中國消費具有明顯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而如今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因此必須創新供給。
除了從點面之間作解釋,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對“新常態”進行了概括——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在細微與宏觀之間,外界對“新常態”的理解自然更加立體,更重要的是,這也讓執行層面有了辨識和標准——一個新理念要想破題,關鍵還在於落實,中國經濟新常態亦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