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7日,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在柏林與中國副總理馬凱共同出席新聞發布會。朔伊布勒當日表示,德國將加入中國倡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
中評社香港3月30日電/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於3月12日宣布英國將加入“中國版的世界銀行(World Bank)”(即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此舉無視美國壓力和英國本國外交人士的勸告,不僅讓英國在歐洲和華盛頓的盟友大跌眼鏡,也讓北京方面感到意外。
英國《金融時報》3月27日載文《是什麼讓歐洲多國爭相奔向亞投行?》,文章說,奧斯本曾告訴中國官員,在3月17日前,英國不會宣布它將提交申請。但其他歐洲國家在聽到了英國將加入新生的亞投行的風聲後,馬上競相效仿英國的做法。倫敦方面據此認為還是提前5天宣布為好。
最終,盧森堡比英國提早一天,於3月11日向中國提交了書面確認函,但它要求中方在兩周內保守秘密,以防它的加入申請無法獲得成功。瑞士於3月13日申請加入,法國、德國、意大利均在3月16日申請加入,奧地利一周後申請加入。
美國的多個盟友決定申請加入亞投行,而華盛頓方面此前幾乎明確表明不希望它們加入,可謂迄今為止全球實力東移的最有力標志之一。歐洲國家爭先恐後加入亞投行還表明,中國在尋求在海外輻射與其經濟實力相匹配的更大影響力時,外交手腕已變得更加圓滑。
直到今年1月,新西蘭成為首個申請加入亞投行的“西方”國家時,七國集團(G7)成員國實際上還一致同意不加入亞投行,除非它們達成某種共識。
然而,它們不可能達成什麼共識——日本並未收到正式邀請,美國則反對任何一個盟友申請加入一家被它視為挑戰現有多邊世界秩序的機構。
正因如此,英國決定分道揚鑣的舉動才受到美國的強烈批評。此舉也讓柏林和巴黎方面耿耿於懷,它們認為這件事說明英國為了追求短期商業利益,願放棄長期戰略考慮和與親密盟友間的團結。
“為了贏得人民幣業務,英國、德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正爭相拜倒在中國面前,中國人則很高興看到這一幕,”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國部負責人埃斯瓦爾•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說。“除了贏得中國好感這點,很難一下子看出加入該行對英國的利益有何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