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國內信貸市場面臨壓力之際,實際利率和實際匯率雙雙上漲。 |
中評社香港5月3日電/一周前在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orld Bank)春季會議上,與會者嚴肅而冷靜地討論了中國經濟的下行風險。會場沒有危機氣氛,也沒有中國經濟或金融領域即將迎來一場大混亂的感覺。與此同時,今年以來中國股價大漲的行情,看起來也幾乎不可能預示著一場衰退即將到來。然而,還是有一些預示未來麻煩的跡象。
英國《金融時報》4月30日載文《中國將加入“量寬俱樂部”?》,文章說,在國內信貸市場面臨壓力之際,實際利率和實際匯率雙雙上漲。房地產業和供過於求的重型制造業已出現了通縮,這兩個領域產生了大量的不良貸款。而且,最近一個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已經降至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越來越明顯的是,可能需要一場更大規模的政策寬鬆來避免經濟硬著陸。幸運的是,這顯然已經正在進行。
隨著經濟再平衡的效果顯現,中國經濟潛在的增長率多年來一直在放緩。根據Fulcrum資產管理公司的經濟活動模型,長期增長率估計已從2007年的11.5%逐漸下降至現在的6.5%。這種下降趨勢既是不可避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理想的。
直到最近,該模型都顯示實際經濟活動增長率與潛在的放緩之間保持著相當密切的追隨關系。近年來,雖然每次季度GDP增長下滑都會引發很多關於硬著陸風險的討論,但這種關系從未被我們的經濟活動模型所證實。然而,2015年3月非常疲弱的工業生產數據(加上調查數據、零售銷售和投資的下降),已經導致預估經濟活動增長率下滑至僅5.2%。
當然,太過於強調某個月的數據是不正確的。但除了過去幾年中經濟活動短期疲弱引起的擔憂外,還有一些潛在的因素值得引起更大的擔憂。
隨著貨幣環境趨緊,國內需求明顯放緩。由於房價和生產者價格出現通縮,實際利率仍居於高位(或者實際上已經上升)。貨幣量增長已經放緩,雖然到目前為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對影子銀行的有意擠壓。
有兩種主要的情形,可能讓經濟放緩發展為更糟糕的事情。第一種情形是,儲蓄和投資之間來之不易的穩定關系可能會改變。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警告說,減速經濟體中的投資可能大幅放緩。或者,出於對房產財富縮水的擔憂,家庭儲蓄有可能上升。這正是美國房地產市場崩潰時的情形。考慮到股價泡沫式的飛漲,家庭儲蓄上升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股市暴漲最終以大跌結束,這一幕發生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