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日韓改善關系要考慮中國因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15 10:28:48


  中評社香港6月15日電/在日韓兩國民間,認為兩國關系不好的觀點似乎已經固定下來。日本方面認為樸槿惠總統是罪魁禍首,而韓國則認為應歸咎於安倍晉三首相。但實際上,關系惡化不是出於領導人的資質這樣單純的原因,而是日韓關系出現了三大結構性變化。

  《日本經濟新聞》6月5日載文《改善日韓關系應有國際視點》,文章說,首先,韓國國內開始要求以新的應對體系應對日本。具體表現在對前慰安婦及勞工的補償問題上,日本國內認為這是已經解決的問題,不打算再接受要求。而在韓國國內,雖然政府層面大體維持1965年《日韓基本條約》的體制,但在司法層面上卻存在不同的判斷。這是民間要求的反映。市民團體在韓國的影響力很大,外交部門無法控制國內政治。日本的情況也是這樣。

  其次,兩國關系由垂直變為水平,即形成了競爭關系。雖然日本經濟依然強大,但韓國經濟也在發展,在國際社會的發言權日益擴大。以前日本都能游刃有餘地應對韓國,但現在兩國已經互不相讓。

  第三,對華政策的差異。由於韓國不得不考慮朝鮮,加之對華出口額超過了對日、美出口的總和,因此對中國極為重視。而日本與中國的對立卻在擴大。

  從上述三點看來,即使兩國政權更迭,日韓關系改善也絕非易事。因此必須建立協調體系來改善關系。

  中日韓關系并非零和博弈

  在應對中國方面,日本有看法認為韓國向中國傾斜。實際上,韓國的民調顯示韓國是因為經濟聯系而傾向於重視中國。但中國對韓國的要求越來越高,比如關於美國主導的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部署構想,韓國的方針是與美國“不要求、不討論、不做決定”。但中國認為韓國應該明確拒絕,對其態度不滿。中國將朝鮮和韓國當做“緩衝地帶”,并不會承擔韓國的安保。因此韓國漸漸對中國產生戒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