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式匯率市場化能否貨真價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16 09:07:26


中國人民銀行
  中評社香港8月16日電/人民幣匯率制度正處在改革途中。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此次下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措施意在使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向前一日的市場匯率靠近,在受到管理的匯率中擴大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空間,在這一點上,可以定位為走向自由化的一步。

  《日本經濟新聞》8月14日載文《中國式匯率市場化能否貨真價實》,文章說,央行副行長易綱在8月13日的吹風上表示將推動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市場化。

  中國自2005年7月以後,采取了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即在一定的小範圍內允許人民幣匯率波動。對美元匯率允許在央行每日早上發布的中間價上下波動2%。中間價原則上根據向銀行聽取的匯率確定,但對於實際的確定方法,央行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市場匯率和中間價發生偏離的矛盾出現加劇。

  央行一直重視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此前即使市場供求導致匯率大幅波動,第二天的中間價也保持在與前一日相差無幾的水平。

  但在11日表示中間價將參考前日收盤價,將中間價較前一日下調了近2%。理由是促進中間價向市場匯率靠近。

  如果按字面意思解讀央行的說辭,中間價和市場匯率相偏離的扭曲現象將走向消除,今後中間價將與市場匯率相互聯動。由於人民幣匯率將易於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積極評價稱,這“是值得歡迎的一步”。

  當然“有管理的自由化”這一點沒有改變。中間價本身并未消失,對央行來說仍是操縱人民幣匯率的強有力武器。易綱也表示將堅持有管理的匯率制度,保持了通過外匯幹預對抗市場劇烈波動的姿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