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6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納伯格莊園舉行會晤。(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9月14日電/美中曾互相合作,彼此視為有用的戰略夥伴,但蘇聯威脅消失後,這種情況就基本沒有了。想要重拾昔日友情,防止出現另一場冷戰,并找到方法避免歷史重演老牌強國與新興國家衝突的悲劇,勢必存在一些潛在風險。
美國《國家利益》9月10日載文《美國對華政策:懲罰不等於結束接觸》,文章說,主張懲罰中國或迫使其面對自己的行為後果,很容易被誤解為美國對華政策摒棄胡蘿蔔而用大棒。在一些分析家看來,從友好轉向敵對的典型是在南海或網絡等領域。但是,連這也是選擇性的,要根據中國在具體事情上的所作所為采取行動,且重點還是繼續美國的基本政策:影響北京的選擇,鼓勵正面方向。
若中國做出有違美國利益的行為,就要對其施加懲罰和迫使其承受後果。不過,認為這意味著(華盛頓)對北京不再利誘,轉而采取威逼的看法,似乎是基於一種假定,即此類後果意味著對華遏制政策的開始和接觸政策的結束。
接觸不會消失。認為(對華)接觸終結的言論未免草率。若想勸阻某人,確保對方收到和理解自己信息的唯一辦法,是面對面地談,保證對話暢通。不論表面上怎樣,美中關系都不是一朵霜凍初降即枯萎凋謝的花。
美中關系起起伏伏,但這種關系不僅恢複力強,且兩國都避不開對方。世界這兩大經濟體迥異,從而為雙方創造貿易和投資機遇這一條理由就足以說明問題。數十億資金的往來,每年數百萬的人跨洋過海,求學、做生意、官方交流和個人旅行。中美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沒有兩國的磋商,什麼問題都解決不了……除非爆發全面戰爭,否則這些不會一夜之間停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