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留守兒童:中國奇跡的遺留難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04 21:51:40


 
  羅思高的意思并不是要強調留守兒童生活得還不錯,而是要說明農村地區有父母陪伴和沒有父母陪伴的兒童都屬於弱勢群體,而增加政府資源以幫助留守兒童的措施——如“代理家長”計劃——有可能會被濫用。

  關於心理問題,如孤獨、焦慮、抑鬱甚至自殺傾向,大多數研究發現,留守兒童在這方面承受的痛苦要超過那些有父母陪伴的兒童。然而,即使在這方面,證據也并不確鑿。

  任強與唐納德•特雷曼(Donald Treiman)2013年所做的一項研究發現:“父母一方或雙方都外出打工或者跟父母一方或雙方一起遷居外地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不大”,因為這些孩子并非父母離婚或者遭到親生父母遺棄的受害者,他們是“社會關系完整的家庭”的成員,父母仍對他們盡責——即使他們不住在家裡。

科技拉近距離

  將孩子留在豆家村的王軍鋒與楊信鴿夫婦希望他們的孩子們也能這麼想。他們在約1500公裡之外的上海工作,每年只能回老家一次。但他們使用微信(WeChat)——一款中文移動訊息服務——至少每周與孩子們聯系一次,并通過網絡監督孩子們的家庭作業。實際上,正是由於孩子們學習非常好,他們才決定到離家鄉更遠的地方打工,因為這樣才能掙到足够的錢供他們上大學。

  “多虧了科技,我不覺得遠離孩子對他們有很大影響,”王軍鋒說,“我可以通過微信面對面與孩子交流,詢問他們在學校的表現、平時的生活以及家裡發生的事,”他說。但他也注意到,妻子每次看到微信上孩子們的照片時都會暗自流淚。

  不過,像大多數外出務工者一樣,這對夫婦也認為必須這樣做。他們要供孩子上大學,要為新房還貸,還要贍養老人。他們願意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過上更美好的生活而犧牲傳統的家庭生活。中國勞動力遷徙奇跡或許正在走向盡頭,但這仍是農村人觸摸中國夢的最佳途徑——不論是否帶著自己的孩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