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經濟下滑,積聚“新動能”過四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26 09:47:14


  中評社香港1月26日電/6.9%——中國2015年GDP增長數據公布後,盡管早已被打了預防針,外界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經濟下滑還是備感惆悵。中國25年來最低的增長率,意味著中國這個世界經濟引擎的功能有恙,可能連帶波及到其他國家的中國商機,中國的原料采購會縮減嗎,中國的海外投資會降低嗎?各國疑慮重重。

  美國《僑報》1月22日載文《中國經濟下滑,積聚“新動能”過四關》,文章說,不可否認,中國經濟在變,數據的變化僅是表層之變,更深廣的變化還隱藏在數據之後,有風險,當然也有新機遇。外界與其擔憂這擔憂那,不如直面中國經濟發展的變軌,細致研究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路徑,從而調整與中國的生意經,化被動之變為主動之變。

  那麼,中國經濟下滑是遇到了哪些困難?投資過剩,造成產能過剩和房地產庫存量大,對經濟拉動乏力不說,還導致地方債風險不斷積壓;勞動力成本攀升,外需疲軟,導致出口下滑厲害,“世界工廠”神話不再;過去對產值和就業貢獻率極大的勞動密集型低端制造業,產品附加值低,高污染高能耗,令中國的資源環境壓力空前增加。中國政府這幾年力推的改革,就是要戒除這些副作用極大的“路徑依賴”,闖出一條經濟升級的新路。

  但經濟轉型升級是一項複雜的綜合工程,需要講戰略,需要找方法,需要時間的發酵。中國經濟轉型面臨的“階段性尷尬”在於:原來的動能衰微了,可新的動能仍在滋生孕育中,尚未達到引爆經濟潛能的界限,因此難以彌補舊動能褪去後留下的空間,增速降低便成為必然的結果。要想保持中國經濟平穩運行,沒有回頭路,唯有加速結構改革步伐,催發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從中國國情來看,可從四大路徑持續發力。

  一是產業結構方面,順應由工業主導向服務型主導轉型的趨勢,打造中國社會亟需的優質服務業。從2015年經濟年報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50.5%,首次過半,并吸納大量就業人員。服務業成為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打破工業獨大的局面,單位GDP能耗降低明顯,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值得注意的是,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長期以來是中國的“短板”,中國公共服務業水平比同等發展中國家還要低10個百分點,因此在醫療保健、教育培訓、交通物流、通信服務等方面仍大有可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