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pi醬 |
中評社香港6月2日電/中國網絡視頻達人Papi醬廣告拍賣會日前在北京舉行,廣告位拍出220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高價。盡管業界看法各異,此前Papi醬還被要求“對視頻內容的低俗部分進行整改”。但不能否認的是,Papi醬完成了網紅界的第一次公開商業價值變現,并徹底引爆了公共話語圈關於“網紅經濟”的討論。
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31日載文《網紅經濟——中國年輕人致富渠道》,文章說,所謂“網紅”,簡單地說,就是網絡紅人,亦即具有較多粉絲量的網絡達人。正是因為具有較多的粉絲,因此,其在網絡上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也比較強,能够產生和兌現的商業價值也就比較多。於是,“網紅”也就被緊緊地打上了“經濟”的烙印,誕生“網紅經濟”的概念。
那些擁有較多粉絲的網絡達人,也就有了不菲的身價,譬如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因為在股市分析上具有較高知名度,也有很多粉絲,相關機構給予其“網紅經濟”的市場價值就高達10億元。一些在財經界、特別是股市比較活躍者,也都有數億元不等的市場價值。
也許正是因為“網紅經濟”的迅速升溫,包括證券分析師、經濟分析師,甚至普通大學生在內的網絡愛好者們,也都開始了如何讓自己迅速竄紅、讓自己成為“網紅經濟”的得益者、讓自己商業價值暴漲的思考與設計。
如不久前兩位自稱為證券分析師的“美女”,就各自在網絡上播放了一段自編自導自演的股市行情及趨勢分析視頻。雖然分析毫無可鑒之處,但是,“美女”的身份以及裝扮等,還是吸引了不少目光。
不過,這樣的自我推介,雖然可以博得一時的眼球,但由於沒有堅實的內涵做基礎,沒有足够的股市預測和分析能力,其成為“網紅”的可能也是比較小的,不可能有太多的粉絲量,因此,其要通過“網紅”來實現自身的商業價值,達到“網紅經濟”的目的,可能性也是相當小的。 不管怎麼說,像李大霄之類,是經過長時間的滾爬摸打以及對股市趨勢的分析,有一定可信度以後,才慢慢地被投資者所接受,最終成為“網紅”的。沒有這方面的內涵和積累做基礎,企圖通過一番網絡和炒作就成為“網紅”,顯然是一廂情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