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由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提起的南海仲裁案最終裁決定於7月12日出爐。對於仲裁結果,中國立場一直鮮明而堅定:不接受,不承認,不執行。 |
中評社香港7月14日電/最近一段時間國際輿論無疑會聚焦在南海仲裁案鬧劇給西太平洋,乃至世界帶來的風險。這起沒有必要也不合法的仲裁7月12日作出所謂最終裁決,意在制造中國南海斷續綫主張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間的正面衝突。全球正密切而謹慎地關注事態的下一步發展。
法國《歐洲時報》7月13日載文《主權不可退讓 “仲裁”鬧劇難撼中國立場》,文章說,中國對南海主權和合法海洋權益將寸步不讓——中國政府第一時間發表聲明再次重申了這一底綫。其實,包括鬧劇制造者菲方、始作俑者美國、希圖漁利者日本對此心知肚明。然而偏要明知故犯,蓄意挑起和操縱仲裁的目的,就是企圖煽動和利用國際輿論損害中方國際聲譽,從中套利。此套路雖不難識破,卻已形成制造麻煩、綁架多方的事實。
由於所謂南海仲裁庭的權威性和約束力本就十分有限,不僅中方從始至終對其不參與、不承認、不接受、不執行,各方也從未高估其化解南海爭端的可能。反而其機構的臨時性、過程的違法性、目的的針對性,令國際法和國際爭端調解機制陷入尷尬境地。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條款,允許組成臨時仲裁庭以強制手段進行裁決,本是一種補充手段。但在本次實際運行中,卻被菲方刻意選擇為主要手段,以繞過中方關切的主權問題。這顯然違反了國際法原意,也暴露了幕後操縱者的真實意圖。
國際法初衷在於規範秩序、保護弱者。美國以域外國家、非公約締約國身份操作仲裁,制造仲裁庭“為弱國討公道”的表象,實質是超級大國利用規則手腕玩弄國際法,假借公義打壓競爭對手。60多個國家支持中方南海立場,足以證明本案在國際視野下的非正義性。
現實中,戰爭不符合時代主流,談判易被鎖死,國際仲裁應為和平解決國家爭端提供更多可能,而南海仲裁的非正義性與鬧劇化,恰令這種前景蒙上陰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