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奧運成績滑坡 中國打破舉國體制正當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19 06:09:15


8月14日,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田徑男子100米半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10秒08的成績無緣決賽。(新華社發)
  中評社香港8月19日電/2016年裡約奧運會已接近尾聲。一如開幕首日人們預測的那樣,以此前兩屆為參照,中國體育代表團的成績持續下滑,告別了與美國爭雄的年代,淪為第二梯隊。這一結果對於中國政府正努力推行的體育市場化改革或許是件好事,它為中國體育舉國體制的作用提供了反例,讓改革顯得恰當且必要。

  美國《僑報》8月18日載文《奧運成績滑坡 中國打破舉國體制正當時》,文章說,至少在過去10年以來,舉國體制在中國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反對者認為,這種體制是中國計劃經濟時代的遺留物,它的基本邏輯就是:把原本應該用於大衆體育的資源,注入極少數頂尖競技選手身上。

  通俗地理解,就是圈養少數人,給他們充裕的資源,指望他們可以突飛猛進,在賽場上爭金奪銀。同時,這些比賽成績不但不能推動全民體育素質的提升,,更成為負面因素。因為這種扭曲資源配置帶來的結果是,人為地造成大衆體育資源的短缺。

  另一方面,強調體育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功能,使體育運動偏離了其本意,忽視了體育文化中必須共同遵守的體育精神和體育道德,體育競技和運動員成為畸形的造物,不僅誘發運動員身份造假和服用禁藥現象,更把體育變成了一部分官僚的政治游戲。

  公平而論,中國體育的舉國體制并非一無是處。自1984年中國重返奧運賽場以來,雖然總體成績略有起伏,但直至2008年,一直都處於上升的趨勢。

  在國際舞台上,體育一直是各國對外宣傳和提高形象的窗口。在上世紀中國經濟水平不濟的前提下,如果沒有現在遭受批評的舉國體制,以中國體育的普及程度和全民身體素質狀況,不可能在奧運賽場有當時的成績。而恰恰是這些體育成績,在中國改革開放最初的歲月中,成為中國對外展示正面形象的渠道之一。更重要的是,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也為中國展示現代、開放的形象加分不少。

  舉國體制也并非中國首創,前民主德國和1964年東京奧運會前的日本都采用這種體制。這些國家當時面對的形式與80年代的中國類似,急於通過奧運宣傳國家形象,又無法等待全民體育水平的提高。世易時移,他們都適時的退出了這種模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