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由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提起的南海仲裁案最終裁決定於7月12日出爐。對於仲裁結果,中國立場一直鮮明而堅定:不接受,不承認,不執行。 |
中評社香港8月19日電/除了爭奪漁業、能源等資源和控制馬六甲海峽等戰略要道之外,中國和美國也在南中國海陷入對影響力的爭奪中。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8月15日載文《美國與中國陷入南中國海控制權爭奪戰》,文章說,公海領域和亞洲國家的力量平衡將在未來的南中國海地區面臨風險。這是一片極其重要的海域:全球約半數商船與價值高達5萬億美元的貨物需要通過這一地區,它還將全球發展最快的經濟體連接起來。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在新書《重返亞太——美國亞洲理政的未來》中,展示了亞太面臨的嚴峻選擇,而這一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國和中國間的大國競爭塑造的。坎貝爾將中國視為決定性因素。
海牙仲裁庭對南中國海問題的裁決符合大多數人此前的預測,裁決反對中國所宣稱的在這一地區擁有的歷史性權益。南中國海問題顯示了國際社會在國際法、價值觀和亞洲未來秩序等問題上爆發的一場範圍更廣的爭端。
南中國海地區目前的緊張局勢將檢驗國際法的持久性和靈活性,以及中國是否願意接受目前的現狀,以及它是否會尋求改變目前的國際秩序。
除了爭奪漁業、能源等資源和控制馬六甲海峽等戰略要道之外,中國和美國也在南中國海陷入對影響力的爭奪中。兩國支持迥然不同的政治體制、價值觀和世界觀。美國高度關注緬甸“首次迎來”民主制度、泰國自2014年政變以來趨向於對華友好以及印尼和印度等傳統中立國開始調整外交政策等都顯示了這一點。
美國支持《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比較強硬地反對中國支持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這也顯示出兩國之間的競爭。由於雙方的目標存在競爭,北京和華盛頓正在尋求為21世紀全球貿易格局制定規則。兩國互相矛盾的發展目標使這一地區的未來充滿各種可能性,而對亞洲國家而言,協調這些迥然不同的世界觀依然是一種挑戰。與此同時,國際社會目前也很難消除這些分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