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據波士頓咨詢公司2013年的研究報告,當時在美國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比在中國高5%;2015年,在美國低成本地區生產已變得和在中國生產一樣劃算;到2018年,美國制造成本將比中國便宜2%至3%。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上周在一個論壇上表示,應對特朗普對制造業的爭奪摧戰,減稅減費和降低成本是核心,中國一大問題是宏觀稅負率太高。
據鳳凰財經報道,周天勇說,1995年宏觀稅負率只有16.5%,2000年21%,2005年26%,2010年升至36%,2015年達36.9%,中國制造業“內有死亡稅率,死亡成本,房地產的夾擊,形勢堪憂”。
何謂“死亡稅率”?按天津財經大學財政學科首席教授李煒光的說法,中國大部分企業的利潤率不到10%,30%至40%的稅費負擔足以導致大多數東部沿海加工業企業陷入困境,甚至倒閉,因此把高稅負率稱為“死亡稅率”。周天勇認為,“死亡稅率”必須解決,否則企業全跑了。他也稱,減稅阻力太大,“財政部去年營改增減5000億元,其實是假減,去企業問一圈,都沒減。”
周天勇提出,較有效的做法是將增值稅降低五個百分點;將社保費率降低到工資的30%左右,小規模企業納稅起征營業額月標准提高到10萬元人民幣,人大頒布特別法令停止絕大多數政府和事業單位的稅外行政性收費。
不過,廣州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向《聯合早報》分析,中國的宏觀稅率雖高,但按國家稅制設計,有約七成是征收間接稅,間接稅的特點是,稅款可以轉嫁給第三者,例如將貨品價格提高,把部分稅負轉嫁消費者,而非由企業完全承擔。此外,地方稅務機關在實際操作中,不一定完全按照名義稅率去征稅,特別是在經濟低位運行時,會給企業留點回旋空間。
林江指出,美國法治較健全,權力尋租空間少,投資環境比中國好,這是吸引企業從中國遷廠至美國的因素之一。但他認為,特朗普要制造業回歸美國的主張不一定打擊中國制造業,特別是當一家企業已扎根於中國,產品是內銷而非出口,銷售網絡都在中國建立起來,“它怎麼可能說走就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