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9日中午,亞洲大學聯盟校長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 |
中評社香港6月27日電/談論中國高等教育的非凡崛起,是件很容易的事。數字令人驚嘆:2017年超過70萬的中國學生將在國外學習。《經濟學人》文章稱,57%的中國父母希望送子女到海外留學。但筆者想談談未來數年中國如何可以并且能够成為高等教育超級大國。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6月26日載文《中國——新的“全球化捍衛者”或摘走美國的桂冠》,文章說,美國專欄作家伊恩•布雷默預言,美國一直以來擔任的國際領袖角色將止於今年。而習近平的政策開啓了中國的一種新自信。他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受到的盛情接待,彰顯中國領導人在世界舞台上的分量。習和他的國家正以全球化和開放市場的捍衛者形象示人,提出中國應引領未來的全球化。而美國的政策如今是向內看的。這種情況下,不難理解為何習的講話得到亞洲國家的響應。
位於東京的智庫日本再建基金會主席船橋洋一表示,中國有能力、有意願利用經濟吸引力把亞洲國家拉入其地緣政治軌道。政治和經濟關系將不可避免地最終轉化為教育聯系。
中國伸展高等教育肌肉的一個例證,就是亞洲大學聯盟的創立——有來自清華大學的150萬美元。該聯盟的創始成員有來自地區的15所強校,包括北京大學、東京大學、首爾國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和馬來西亞大學等。中方的多項倡議是“軟實力”——實際更是硬實力的表現——投資的典範。對此,創造“軟實力”一詞的約瑟夫•奈肯定贊同。
這對美國將來的國際學生入學意味著什麼?在未來的新世界秩序中,國際學院的院長和招生官員們將不得不接受中國教育力量日益重要的現實,并對相關戰略作出相應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