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治沙,中國有良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28 10:01:02


資料圖片:一名當地群眾在庫布其沙漠腹地給沙柳澆水。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8月28日電/鑒於在防治荒漠化上取得的卓越成績,世界未來委員會與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22日授予中國2017年“未來政策獎”銀獎。

  美國《僑報》8月23日載文《治沙,中國有良方》,文章說,荒漠化可謂是全球的“公敵”。據統計,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積達3600萬平方公裡,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億人口受到荒漠化影響。中國是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約有4億人的生產生活受到荒漠化、沙化影響。目前中國貧困縣中,290個縣在沙區,約占總數的35%。

  中國歷來高度重視荒漠化防治工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表示,荒漠化防治是人類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中共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綠色發展方式、綠色生活方式日益深入人心。為防治荒漠化,中國先後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全國防沙治沙規劃》,相繼實施了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等一系列生態修複工程。經過多年治理,中國土地荒漠化由20世紀90年代末年均擴展逾萬平方公裡,轉變為年均縮減2400多平方公裡,呈現出整體遏制、面積減小、功能增強的良好態勢。

  經過無數治沙人的探索,中國走出了一條有自身特色的荒漠化治理之路。其中,“庫布其模式”和“塞罕壩”模式尤為成功,它們把“治沙”和“治窮”結合起來,探索出了一條生態精准扶貧的新路子,為全球治理荒漠化開出了“中國藥方”。庫布其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脊綫的北部。“庫布其模式”的核心內涵是科技帶動企業發展、產業帶動規模治沙、生態帶動民生改善。歷經30多年的治理,庫布其沙漠綠化面積增加了6000多平方公裡,帶動10.2萬沙區農牧民脫貧致富,實現了企業、民衆和生態環境共贏。塞罕壩則位於河北承德境內。過去55年裡,人們在這片風沙肆虐、高寒幹旱的冷僻高嶺上,建起112萬畝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場,走出了一條走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并重的綠色發展之路。

  當然,上述模式在取得成功的同時,也必須看到,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治理荒漠化仍任重道遠,但只要堅持科學的治理模式,既能實現綠水青山,也能收獲金山銀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