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分析,不同規模的無人便利店發展態勢不同,針對《聯合早報》所報道的無人便利店,專家指出該便利店經營效果不佳,可能是因為選址的問題,以及運營成本和收益之間難以取得平衡。
她說:“運營成本比較高,同時面積比較小,可以銷售的單品有限,如果想吸引消費者前去購物,宣傳和促銷所需的成本也意味著店鋪短期內難以盈利。”
另一方面,趙萍也認為北京的便利店文化不够濃重。她說:“連鎖便利店在北京社區的普及程度遠不及長三角和珠三角,因此人們可能覺得便利店的價格偏高,同時又沒有形成經常到便利店消費的習慣。”
她建議,對於“盒子”型的無人便利店,想要盈利還是需要規模化,并進行更有效的品類管理和成本控制。
趙萍也強調,無人便利店并沒有銷聲匿跡、淡出視綫,而是從熱點新聞轉變為一個零售、電商行業等都在努力嘗試的新業態,“不過現在還處於方興未艾的階段,沒有大規模地鋪開”。
她說:“零售業的業態創新非常快,特別是通過綫上綫下融合,無人便利店將會與其他業態相互補充。我也相信隨著人工智能應用的普及,大業態未來會出現越來越多‘無人化’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