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人大通過了慈善法,這部法律在促進慈善事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
中評社香港1月29日電/中國的經濟模式正在經歷結構性轉變,重點將轉向服務業和國內消費;其商業階層也非一成不變。慈善正在中國富人之中成為新潮流,同時也反映出人們對北京在世界上地位的看法發生了深刻變化。
據美國外交學者網站1月25日報道,去年12月初,中國國內外媒體紛紛報道了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單項獎頒獎典禮。騰訊公司聯合創始人陳一丹在香港舉行了第二屆一丹獎峰會。
在成為中國最有錢的人之一後,陳一丹在2013年辭去了騰訊公司首席行政官的職務,轉而致力於推動教育。由他捐贈3.2億美元設立的、獎金高達380萬美元的一丹獎被譽為同類之中數額最大的教育研發獎。
捐款不斷增加已演變為中國新富階層當中的一個趨勢。在中國億萬富豪階層不斷壯大的同時,慈善捐贈的數量也在急劇增加。從2010年到2016年,前100名慈善家的捐款總額增加了兩倍多,達到46億美元,而注册基金會的數量激增至5545個,十年間增加了430%。
三年前,全國人大通過了慈善法,這部法律在促進慈善事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過去,慈善活動受到限制,因為按照規定,最初的基金會必須以現金形式設立,其收入應與營利性企業一樣納稅。然而,新規定類似於美國采用的框架,取消了若幹限制。它放寬了注册登記手續,改進了稅收優惠,并擴大了“慈善活動”的範疇。
該法律使慈善機構注册和籌資變得更為容易,從而為基金會的運轉提供了便利。現在,中國的超級富豪們正競相擴大慈善支持的規模和領域:從鼓勵環保與對抗氣候變化到支持幼兒教育的方方面面。
隨著規章制度的完善,人們對待慈善機構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與傳統的營利性企業類似,基金會現在采用傳統的企業運作方式,依靠專業管理團隊按照嚴格的准則進行運作。例如,陳一丹基金會注重教育,因此它聘請了有科研和金融專業知識并有廣泛企業經營背景的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