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印度“米粉”排隊入場。(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3月21日電/中國就馬蘇德列名問題提出技術性擱置的舉措以來,一直有很多人呼籲抵制中國商品,將中國公司排除在印度市場之外。德裡的一個商人協會甚至呼籲像焚燒邪靈雕像的篝火儀式那樣焚燒中國商品;各種各樣的手機應用程序推送向人們介紹能够在當地買到的印度手機,而不是中國品牌手機的詳細情況。盡管這會多花錢,但基本觀點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者不會在意這些,因為這將會給中國帶來重大打擊,原因是印度的進口手機有大約1/5來自中國。
印度《金融快報》3月19日載文《抵制中國商品在當下是不切實際的,沒有可替代的進口產品》,文章說,所有這一切都不切實際。盡管政府的各位部長都在大談印度生產手機的廠商數量過去5年裡一直在飈升,但真相是,所有這些只可能意味著給中國帶來更多的生意,因為甚至印度品牌所使用的零部件都有85%到90%是在中國生產的,更不用說大多數印度品牌的市場份額微不足道這一事實了。因此,盡管更多的手機生產廠商開始在印度組裝手機,數據顯示手機的進口量也出現了大幅下降,進口額從2014年的74億美元下降到了2018年的不足20億美元;但與此同時,零部件的進口額卻從14億美元上升到114億美元。事實上,這一數字很可能是保守的估計,因為印度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8財年僅從中國進口的“電信儀器”就達156億美元,而2010財年時為52億美元。
盡管要求愛國人士抵制中國商品以便給中國一個教訓的呼籲令人激動不已,但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順便說一句,中國的出口額幾乎和印度2.7萬億美元的GDP總量相當。在一個近乎是自由貿易的環境裡,如果你不具備全球競爭力,那麼你在當地也沒有競爭力。因此,如果印度不得不停止進口中國產品,那麼它就需要在全球市場上具有競爭力。鑒於印度的出口還不到中國出口的1/7,顯然印度不可能將中國產品拒之門外。印度的營商環境在世界上排名第77位,遠低於中國的第46位。印度的合同執行力排名第163位,更與中國第6位的排名相差十萬八千裡。 |